5月26日,山西焦煤西山煤電斜溝礦18106綜采工作面機器聲隆隆,緊張的井下作業正在進行。“嘟——”一聲清脆的哨聲響徹巷道,站在123號和124號支架間觀察液壓支架前移方向的支架工李小鵬聽到安全哨聲后,立即停止了作業。“你站在支架間觀察太危險了!”安全員武晉峰吹哨后,立即趕上前來叫停了李小鵬的違章行為,并在現場對他進行了安全作業再教育。
從2023年開始,斜溝礦為了更有效地開展安全風險隱患管控治理工作,給井下安全生產監督員配備了一枚哨子,看到違章作業、安全隱患,安全員無需在嘈雜的環境下大聲吆喝,只需吹響哨子,就能以最快的方式給予警示,一聲哨響,巧撥千斤。
安全員武晉峰十分珍視胸前的這枚哨子,每次下井前都要把哨子擦得锃亮,還要試試哨子夠不夠響:“我們安全員每人都有一枚哨子,哨子雖小,但它是安全的保證,守護的是工友們的平安。”
正如武晉峰所說,“安全哨”雖不搶眼,卻是快速響應最簡單有效的工具之一。“井下工作面設備噪聲大,以往管理人員的安全提醒不易傳達給作業人員,而哨聲穿透力強,即使在井下嘈雜的環境里,作業人員也能及時精準地接收到安全提醒,效果非常明顯。”說起實行安全吹哨以來的感受,綜采隊的工友們坦言,聽到哨聲既警醒又親切。
安全監察大隊負責人李虎星說:“根據對安全管理工作的研究發現,工作人員專心作業時,突然聽到現場有人大喊大叫會下意識感到緊張,易產生厭煩和抵觸情緒,從而導致不安全因素的產生。以哨為令,這樣的安全提醒工友們更容易從心理上接受。”
斜溝礦安全管理部負責人白瑞東介紹,礦上以哨聲為令,對作業現場的安全風險隱患進行分級管控,把“安全哨”分為圍繞作業環境不安全因素的“一聲警示哨”;不安全行為、危險動作的“二聲警告哨”;重大風險、安全隱患的“三聲禁止哨”。為全礦安全員、跟班隊長、工長統一配發哨子,以哨聲預警,對現場人、機、物的不安全因素、風險隱患做到早發現、早提醒、早制止、早處理,為防范安全事故贏得先機和主動。
平均每月吹哨130余次,查處隱患30余條,糾正不安全行為80余起。這些數字的背后是斜溝礦“狠抓現場,防范風險,消除隱患”安全管理措施的落實落細落地。
第一時間發現病灶并把其消滅在萌芽,是“安全哨”吹得及時,要想讓“安全哨”吹得響亮,則離不開因哨施策,高效應哨,集中力量解決問題。“吹哨人發現問題當場解決,當場解決不了的必須第一時間向礦調度報告,對哨源分流轉辦,做到立吹立辦。”李虎星說。
為了吹好吹響每一聲哨子,啟動應哨程序后,由相關業務部室針對發現的隱患完善整改方案,分管領導帶隊現場研判,識別風險,展開評估,制定針對性措施。通過橫向比對分析,從深層次挖掘并解決管理、組織及系統方面的問題,讓哨子吹得更有力量、更有底氣。
“通過吹響安全哨,我們希望每位職工都是井下安全吹哨人,自覺參與安全管理。”白瑞東說,隨著一系列安全制度的推行,職工的安全自覺已逐漸養成,與安全哨形成了有益互補。“想想程序要點、再想想崗位風險,不管是自己還是他人沒按規程操作,總是會心頭一緊,就像在心底有哨聲吹響。”正在井下進行維護作業的礦工劉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