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天暑月,驕陽似火。6月19日清晨,古交市桃園街道桃園路社區的網格員們早早地便忙碌在街頭巷尾,全身心投入到城市道路“嚴管街”的創建活動中。
古交市以黨建引領基層網格治理為抓手,通過精準劃網、隊伍入網、優化管網、融合強網“四項舉措”,縱深推進“基本單元”建設,以“網格之智”夯實“基層善治”,著力提升基層治理整體效能。
精準劃網暢通“神經末梢”
“有孩子的準考證落在了家園超市大川店,大家有認識的嗎?”高考前一天,當這條信息出現在千佛路社區網格員群內時,社區黨總支書記張逍靉第一時間將其轉發到駐地單位專屬的第六網格群。僅一個小時,網格員就聯系到了孩子父母,將準考證送還。
古交市依托村(社區)合理劃分城市、農村、專屬三類網格,實施“微網格”建設,劃細劃小網格單元。目前,全市共劃分普通網格292個,其中社區網格178個、農村網格114個;劃分專屬網格270個、微網格1674個,并同步建立網格黨組織,實現黨建引領網格治理“全覆蓋、無縫隙、無盲點、無重疊”。
隊伍入網鍛造精兵良將
端午節,馬蘭鎮西塔社區組織開展“包粽子、送溫暖”活動。粽子煮熟后,社區網格志愿服務團隊組織網格員、志愿者和在職黨員將一個個“愛心粽”送到老黨員、退伍老兵、困難群眾家中……
為建強基層網格隊伍,古交市打造了3支網格團隊:專兼輔網格員團隊,按照“1名網格長+1名兼職網格員+N名網格輔助員”的標準打造;網格專業團隊,將轄區內的黨建和政法綜治、安全生產、市場監管等各類基層行政執法專業人員全部納入一張網格;網格志愿服務團隊,引導推動各類企業、社會組織、物業人員和老黨員、離退休老干部、入黨積極分子、志愿者隊伍等各類資源力量下沉到網格,構建起堅實的基層治理“網格員矩陣”。
優化管網激活“一池春水”
“小曹,我想辦營業執照,需要準備什么材料,你能幫我了解一下嗎?”網格員小曹收到來自文欣苑小區一住戶的電話求助后,立刻聯系街道,在詳細了解事項流程后,協助該住戶進行辦理。
古交市進一步優化網格服務事項內容、辦理機制和流程,創新建立網格準入事項清單,整合23個部門8大類37項內容,優化準入事項;制定全科網格職能等“五項清單”,出臺網格員選聘等“五個辦法”,優化管理機制;創新推行“網格微循環、村級小循環、鄉級中循環、市級大循環”的工作模式,加強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管理,優化處置流程,實現“小事一格解決,大事全網聯動”。
融合強網建設特色品牌
前段時間,古交市岔口鄉周山莊村在推動高標準農田建設過程中,因樹木移除發生矛盾糾紛。岔口鄉黨委、政府了解情況后,運用由老革命后代、老黨員、老鄉賢、老民警、老教師、老醫生、老律師、老司法員“八老”組建的“紅星調解室”進行協調,在老民警鐵警官的耐心勸解下,當事雙方達成和解。
今年以來,古交市打好基層治理“組合拳”,推行“警格+網格”雙格融合共治新模式,打造“黨建+網格”特色品牌,推動各鄉街派出所所長擔任鄉鎮(街道)黨(工)委兼職副書記,村(社區)包片民警擔任村(社區)兼職副書記,同時推動紅色網格建設,推行“八老議事”“炕頭調解”工作法,以實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矛盾不上交”。
古交市多措并舉推動黨建引領網格治理工作,提升精細化治理水平,正為古交市從“二次創業”向“二次騰飛”邁進注入新能量、提供強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