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解電信詐騙案例,普及火災預防常識,開展親子默契大比拼……7月20日,古交市桃園街道青山路二社區開展在職黨員“雙報到、雙服務”志愿服務活動。在職黨員、民警、志愿者等通過暑期社會實踐小課堂,為轄區居民講安全、講反詐、講奉獻。
今年以來,古交市桃園街道黨工委聯動“雙報到”單位,同題共答,深入推動資源下沉、服務下移、治理下延,讓基層治理煥發新活力。
聯出黨建同心圓
“社區提供技能培訓,這不僅極大地方便了我們尋找工作,還拓寬了我們的就業領域,使我們更容易找到活兒干,增加收入。此外,通過社區的中間介紹和推薦,雇方更放心,而我們也無需擔心完成工作后因報酬問題產生糾紛而無人調解,工作起來更加安心、順心。”7月20日,來社區“零工驛站”找工作的小閻,對這里的服務很滿意。
小閻所說的社區“零工驛站”,正是青山路一社區的在職黨員,為幫助零散務工人員改善求職環境,主動向社區黨組織建言獻策,最終在聯建單位黨組織和相關部門的指導下,成功建立了社區“零工驛站”,解決轄區零散務工人員就業難題。
桃園街道還與轄區學校黨支部、教育咨詢機構,共建共享成立“家校共育”課堂;聯合老干局黨支部定期舉辦老年文藝講壇;與社區衛生服務站開展養生保健課堂……通過搭建合作平臺,該街道深入挖掘聯盟單位的資源優勢和特色,在隊伍建設、社區治理、志愿服務等多個領域展開了交流與協作,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與高效利用。
激活社區凝聚力
“王大媽,我看您的血壓有點高,最近可得注意飲食了,記得按時吃藥哦。”7月18日,在桃園路社區,在職黨員劉醫生幫居民王大媽檢查身體后,耐心地囑咐著。在畜牧樓小區的一戶人家,在職黨員張大姐為獨居的李大爺理完發,還細心地打掃了屋子……
這些溫馨的場景只是桃園街道“近鄰幫”在職黨員結隊服務機制的一個縮影。針對管轄小區人口多、事項雜的現實情況,該街道開展“我為小區居民做件事”“搭把手”“你有難、我來幫”等活動,引導在職黨員參與其中,并推薦優秀在職黨員擔任社區兼職委員和小區黨組織書記,多措并舉推動社區自治。
桃園街道負責人說,街道弘揚“遠親不如近鄰”理念,全面推行“近鄰幫”小區黨員結隊服務機制,并且運用“菜單式”服務模式,通過搭建“微平臺”、釋放“微能量”、遞送“微服務”,解決群眾小困難、小需求、小夢想,幫助群眾實現“微心愿”。截至目前,轄區內共收集“微心愿”300余條,1000余名在職黨員及31個聯建共建單位黨組織參與認領并點亮。
增強服務動力源
近期,古交市正積極推進城市道路“嚴管街”的創建工作,在此期間,桃園路社區的工作人員、在職黨員以及志愿者紛紛走上街頭,向過往的群眾和沿街的商家發放宣傳資料,詳細講解嚴管街的范圍界定、創建的具體要求、執行的嚴格標準以及倡導的文明行為規范,積極營造濃厚的宣傳氛圍。
“活動中,通過佩戴黨徽袖章、穿著紅馬甲等方式亮明身份,踐行承諾,樹立了黨員先鋒形象。”桃園路社區負責人說。
“為了推動在職黨員進社區常態化,街道還建立了考核機制、獎勵機制和激勵機制。其中,通過工作臺賬對在職黨員進行等級評價;根據參與活動次數和質量聯合轄區企業向黨員發放優惠券;評選并表彰優秀黨員……這些機制的建立,不僅讓在職黨員‘偶爾來’變成了‘經常來’,真正實現了在職黨員進社區、服務社區的目標。”桃園街道負責人說道。
如今的桃園街道,借助黨員力量不斷拓展治理空間,黨旗在基層一線高高飄揚,共同繪就幸福家園的美好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