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太原新聞網 >> 今日熱評

完善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

來源:太原晚報 作者:經濟日報評論員 2024年08月06日 09:04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指出,城鄉融合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要求。必須統籌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全面提高城鄉規劃、建設、治理融合水平,促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雙向流動,縮小城鄉差別,促進城鄉共同繁榮發展。從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健全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到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要求“完善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我國城鄉融合發展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迎來新機遇。

  健全推進新型城鎮化體制機制。解決好人的問題是推進新型城鎮化的關鍵,目前我國戶籍人口城鎮化率與常住人口城鎮化率之間還存在十幾個百分點的差距,要構建產業升級、人口集聚、城鎮發展良性互動機制,推行由常住地登記戶口提供基本公共服務制度,推動符合條件的農業轉移人口社會保險、住房保障、隨遷子女義務教育等享有同遷入地戶籍人口同等權利,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把縣域作為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切入點,率先在縣域內破除城鄉二元結構,加快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

  健全推動鄉村全面振興長效機制。現代化建設不能“一邊是繁榮的城市、一邊是凋敝的農村”。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大頭重頭在“三農”,基礎和潛力也在“三農”。推動鄉村全面振興,深化農村改革,必須繼續把住處理好農民和土地關系這條主線。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深化承包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分置改革。完善鄉村振興投入機制,完善覆蓋農村人口的常態化防止返貧致貧機制。加快健全種糧農民收益保障機制,統籌建立糧食產銷區省際橫向利益補償機制。

  加快破除妨礙城鄉要素平等交換、雙向流動的制度壁壘。鄉村既是巨大的消費市場,又是巨大的要素市場,是國內大循環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加快城鄉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推動城鄉之間公共資源均衡配置,推動人才、土地、資本等要素在城鄉間雙向流動,增強城鄉經濟聯系,暢通城鄉經濟循環。例如,允許農戶合法擁有的住房通過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盤活利用;有序推進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改革,健全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機制。

  推進城鄉融合發展,具有現實而深刻的時代背景,也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歷史意義。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號角已經吹響,我們要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強烈的歷史使命感,不折不扣抓好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貫徹落實,書寫好城鄉融合發展這篇大文章。

(責編:范婉璐)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朝阳市| 百色市| 黔西县| 高邮市| 东乌珠穆沁旗| 德庆县| 新沂市| 通榆县| 拜城县| 漯河市| 延川县| 五指山市| 平湖市| 万山特区| 达拉特旗| 新乡县| 金阳县| 墨玉县| 贺兰县| 濉溪县| 霍林郭勒市| 深州市| 论坛| 根河市| 河东区| 鹤壁市| 丽水市| 榆社县| 甘洛县| 辽阳市| 自贡市| 西藏| 镇康县| 宽城| 读书| 阿尔山市| 中山市| 绿春县| 山阳县| 喜德县| 柘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