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太原新聞網 >> 街談巷議

小區是我家 人人愛護它

來源:太原晚報 作者:記者 李濤 通訊員 張嬌燕 郝文娟 2024年09月04日 09:36

  有人推電動自行車進樓,鄰居見了,連忙勸阻;居民自發成立志愿服務隊,每周清理小區衛生……連日來,記者在萬柏林區的一些社區采訪,常遇到這樣的情景。越來越多的居民,以“家人”的姿態,用心維護小區環境。在大家的共同呵護下,小區面貌越變越美。

  勸退“電驢”

  8月27日上午,東社社區網格員潘曉艷在東昇佳園小區巡查,見一個20來歲的小伙子正推著電動自行車走進樓道。

  潘曉艷正要上前勸阻,就聽到樓道里傳來一聲“快推出去!”一位老人正巧出門,見電動自行車要進樓,趕忙制止。

  “院里好不容易清爽了,樓道的車子也搬走了,你可不能帶頭破壞規矩。社區跟咱說過多少次,電動自行車進樓、飛線充電都是危險行為。萬一引發火災,全樓人都跟著受牽連。”老人告訴小伙,車棚挺寬敞,也能充電,一定要自覺養成好習慣。小伙聽完,連連道歉,立即將車推進車棚。

  潘曉艷弄清原委后,沖老人豎起大拇指說:“您做得對,咱要一起維護好環境。”

  清理雜物

  “大家帶好工具,下午3時打掃樓道。”“收到!”8月28日,家住西機路65號院的陳大娘在微信群里一聲招呼,立即得到鄰居們的響應。

  玉園南社區網格員高光華管轄的這個老舊小區,經過改造,面貌大變樣。很多住戶夸贊,環境好了,住著也舒坦。為了把好環境長久保持下去,有人提議,成立一支志愿者隊伍,配合社區,扮靚家園。大伙紛紛同意,當即找到高光華,說了意愿。

  很快,一支由居民自發組成的志愿服務隊成立,每周開展一次大掃除。樓道里,有人擺放了廢舊家具、瓶瓶罐罐,志愿者上門勸說,及時收回或清理。由于都是熟人,處理問題很便捷。逐漸的,志愿服務隊擴充到25人,有年輕居民,也有老年人。

  社區工作人員表示,居民從旁觀者變為參與者,激發了大家參與小區治理的熱情,也帶動了更多人為營造美麗、舒適的居住環境出份力。

  粉刷墻面

  “這個顏色合適,與原來的色調一樣。”8月28日,九院沙河南沿岸160號院,居民劉先生和幾名鄰居,正粉刷樓道墻面。

  這是一處新小區。之前,劉先生家3歲的兒子調皮,用蠟筆涂鴉,雪白的墻面成了“花臉”。他嚴厲批評孩子,并嘗試了很多辦法,但無法清除痕跡。雖然涂抹面積不大,但他總覺得過意不去,干脆買來顏料,自己重新粉刷。

  西中環西社區網格員杜一楠得知情況后,從物業借來粉刷工具,過來幫忙。樓上樓下的鄰居看到,也加入進來。幾個人忙碌了兩個小時,墻面恢復了雪白顏色。

  鄰居杜大爺夸贊:“大家都愛護環境,再住幾年,咱小區肯定還是這么漂亮。”

  “趕走”廣告

  開鎖、辦證、疏通下水道……在一些老舊小區,樓道里總能見到各類小廣告。

  玉園路23號院的陳大爺,平時在院里遛彎,總會隨身帶一把小鐵鏟,只要看到墻面有小廣告,就會及時鏟掉,這個習慣已經堅持了兩年。老人說,這些“牛皮癬”看了礙眼,嚴重影響居住環境。

  受他影響,小區很多居民也留意起了身邊的小廣告,看見了,想辦法清除掉。玉園南社區工作人員介紹,有幾次,居民發現有人偷偷在樓道貼小廣告,立即上前制止,并叫來物業人員、網格員對其進行批評教育。大家一起努力,院里的小廣告越來越少。

  這樣的情況屢見不鮮。社區的工作人員表示,在多方引導下,居民們的主人翁意識明顯增強,自覺從身邊小事做起,共同建設文明家園。這樣的小區環境,怎能不美?

(責編:鄢妮)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宁市| 屯门区| 常宁市| 巨野县| 商洛市| 会同县| 龙陵县| 炉霍县| 兴和县| 遵义市| 靖江市| 琼结县| 丰顺县| 康保县| 淮北市| 麻栗坡县| 得荣县| 伊宁市| 芜湖市| 林州市| 泰安市| 滨海县| 丽江市| 修武县| 印江| 梁河县| 封开县| 阿勒泰市| 龙山县| 平顺县| 内丘县| 三穗县| 永善县| SHOW| 阳春市| 当阳市| 贺兰县| 关岭| 敦化市| 莱西市| 庆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