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清晨,不少年輕人來到位于尖草坪區的宇文河生態莊園露營基地,或結伴散步,或喝茶聊天,或進行團建活動。過去這里是一片荒地,雜草叢生、無人問津,自從大力發展生態旅游產業后,這里成了人們放松休閑的好選擇。
鄉村振興,產業振興是關鍵。近年來,尖草坪區堅持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為引領,因地制宜培育優勢特色農業產業,越來越多的村子找到產業助民持續增收的發展路徑,鄉村振興之路越走越寬。
南翟村 田園綜合體強村富民
不久前,南翟村第九屆西梅采摘節啟幕。9年間,伴隨著特色水果種植業的發展,南翟村強村富民的發展目標也逐漸實現,村民不僅生活質量大大提高,經濟收入也頗為可觀,南翟村成為尖草坪區鄉村振興的排頭兵。
為了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給村民帶來紅利,南翟村將傳統農業與現代旅游融合起來,持續多年在村里舉辦各類水果采摘節。全村人不僅種起了西梅、藍莓、櫻桃等經濟作物,還學會運用現代傳媒手段,錄制短視頻做營銷。
如今,特色水果種植業已經成為南翟村強村富民的“壓艙石”,每年能夠為全村創收近千萬元,年人均銷售收入近2萬元。南翟村依托“村經濟合作社+專業合作社+農戶”的模式,積極探索建設集現代農業、田園社區、休閑旅游、倉儲物流為一體的現代農業田園綜合體,逐漸形成了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
宇文村 鄉村休閑游延展產業
“宇文村交通便利,風景很美,開車過來不到20分鐘的車程。這里的設施很全,特別適合搞聚會。”專程來到宇文河生態莊園和朋友們聚會的小伙子趙青說。
宇文河生態莊園負責人介紹,經過調研,發現年輕人更喜歡近郊露營與戶外活動,尤其喜歡到田野里放松心情,他便承包了200多畝地,用于開發鄉村休閑旅游。游樂設施建起來了,“軟服務”也逐步提升。如今,生態莊園里美景連片,草坪婚禮、草地party、團建活動等項目廣受歡迎。
除了通過生態莊園帶動鄉村旅游,宇文村還把非物質文化遺產與鄉村旅游結合起來,探索實現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的路徑。生態莊園內銷售本村出產的紅薯、豆腐、燒酒和雞蛋,游客不僅可以觀光、采摘、體驗農耕,還可以購買農副產品,享受鄉土風情,不僅帶動了村民就業,還拓展了農產品種植、加工產業鏈條。
趙家山村 農業產業園描繪新景
來到趙家山村農業產業園,“接天蓮葉無窮碧”的景象令人沉醉。這里已成為趙家山村的一張農旅新名片。
趙家山村借助財政推進鄉村振興的專項補助資金,集體流轉村民土地,打造了農業產業園。產業園占地面積約100畝,不僅有種植優良“白蓮”的蓮花池,還有大片的日光溫室以及種植府西大米的水稻田。
趙家山村借助緊鄰泥向線的交通優勢,村集體經濟發展駛入了快車道。村里著力打造趙家山“黑、黃小米”品牌,每畝增收2000元左右。此外,憑借養殖出欄肉豬、肉羊,村集體年收入達90余萬元。趙家山村還有9家企業,解決了村里180余人的就業,村集體每年獲得的土地租賃金達到300余萬元。
像趙家山村一樣,在尖草坪區特色農業產業如雨后春筍般生長起來,例如,呼延村、楊家村的蔬菜溫室大棚項目,陽曲鎮新興蔬菜冷鏈倉儲項目,宇文村紅薯產業園建設項目,西高莊天然坑塘漁業養殖項目,產城鄉綜合轉型“西山歸源”示范項目……一批鄉村特色示范產業正在加速成形,推動尖草坪區現代農業向更高質量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