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太原新聞網 >> 特別關注

迎澤大橋 煥新而來

來源:太原晚報 作者:丁潔 王春宇 實習生 董文婕 攝影 米國偉 耿靖媛 2024年09月12日 09:25

  地標檔案——

  1954年1月1日,橫跨汾河的首座大橋——迎澤大橋竣工通車。作為當時全國最長的公路橋,贏得“華北第一橋”美譽。

  1997年10月1日,原址新建的迎澤大橋正式通車,成為連接汾河兩岸、貫通迎澤大街的重要橋梁,迄今已安全運行27年。

  2024年5月,迎澤大橋迎來近30年最大規模的維修加固改造。

  在太原,橫跨汾河的所有橋梁中,貫通迎澤東、西大街的迎澤大橋當屬C位。

  歲序更替,城市日新。9月11日,經過一百多天的接續奮戰,迎澤大街維修改造工程畫下圓滿句號,歷經歲月洗禮的迎澤大橋,也在此次改造中換新裝、添新韻、賦新能,化身太原城市地標中的最新“流量”擔當。

  “三晉第一橋”再次迎來高光時刻。

  循跡歷史

  刻畫時光之橋

  質樸大方的中華燈、嶄新的漢白玉欄桿、花朵點綴的隔離帶……橋上日漸“上新”,橋下汾水悠然,香檳金色和白色交融的迎澤大橋宛如一條玉帶穿河而過。華燈初上時,大橋雄姿被勾勒得更加清晰,城市地標重新煥發昔日光彩。

  “像是記憶中小時候的樣子”“造型很復古、特別出片兒”“和街角的口袋公園拍在一起非常漂亮”……隨著迎澤大橋修葺一新,許多市民專程來到橋上拍照,記錄這份美好。裝飾一新的漢白玉欄桿,是此次改造的亮點之一。傳統透雕荷葉瓶和海棠線裝飾的欄板上,以浮雕形式融入的“古晉陽八景”,講述著太原歷史,還原出并州風貌。“建設過程中,我們特別在欄板、柱體與底座間增加了鋼筋連接,保證了安全性和穩固性。”市政建管中心橋梁所所長張立強介紹說。

  陽光下,站在汾河西岸遠望,中華燈延伸上橋,格外吸睛。從外表看,與大街上的路燈并無二樣,但施工的鋪埋工藝大不相同。“不同于路面,橋面的預埋深度淺,為保證其穩定堅固,就需要進行植筋,每個燈桿的安裝都要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張立強對大橋改造的施工細節如數家珍。

  家住迎澤橋西的退休職工楊愛萍,天天在橋下小公園鍛煉,眼見大橋一點點變化,不禁感嘆:“大變樣了,這不僅是一座橋,更像是一個新景點。歡迎各地的朋友來打卡留念!”她爽朗的笑聲,透露出周邊居民由衷的喜悅。“此次改造,迎澤大橋被打造為‘多功能城市會客廳’……”青年路小學六年級的薛開予同學在自己的視頻號上介紹道,“展現了太原這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魅力。”

  筋骨強健

  安心穩固之橋

  迎澤大橋如同城市的脊梁,于太原人,他不僅是一座橋,更是被珍藏的歲月。他像一位不知疲倦的壯士,張開長長的雙臂,迎來送往、朝夕負重。長達近三十年安全運行后,迎澤大橋經年度橋梁檢測,已屬需要大修級別。改造,刻不容緩。

  在路橋建設者看來,維修改造一座大橋遠比新建難度更大。“此次改造,我們保留了大橋原有箱梁結構。”張立強告訴記者,這就意味著各項維修改造都要在不增加橋梁荷載的前提下進行,確保橋體安全穩固是第一要務。“維修改造是個系統工程,也是個動態的過程,隨著施工的深入,最初的施工方案也在不停優化。”

  為修復主橋箱的受力裂縫,施工人員在橋梁下方全部張貼碳纖維布,以增加承載力,防止橋體變形。作業過程中引入專業機構,對大橋施工實時監測,通過荷載實驗,及時調整加固方案。從專業角度看,水的下滲是導致橋面破損的重要誘因。“橋面鋪裝我們著重考慮了防水性。”張立強說,根據人工鑿除橋面后的情況評估,鋪裝方案在專家論證后歷經數次調整,“橋面鋪裝共有三層,最底下是鋼纖混凝土,上面是優質改性瀝青,中間還加鋪一層環氧瀝青。”鋼纖混凝土本身具有防水性,再加上中間的環氧瀝青層,相當于做了雙層防水,可謂“滴水不漏”。

  完成加固改造后,迎澤大橋還將加裝智能監測系統,能夠24小時不間斷地監測橋面溫度、風向、應變片、裂紋等關鍵指標,一旦有異常變動就會及時預警,為橋梁的安全運行提供全天候保障。

  舒心便捷

  匠心鑄就之橋

  “新晉打卡地、省會新地標”“和太原火車站、南宮風格統一”“今年國慶有排面了”……小紅書等社交媒體上,網友們對迎澤大橋上新建的“橋頭堡”討論熱烈。

  大家口中的“橋頭堡”,是佇立在大橋東西兩端的兩套人行立體互通設施,也是這次大橋加固工程的最大亮點。從外觀上看,裝飾層石材主色調選用淡黃色與暖白色,毛體中國紅的“迎澤大橋”四字鑲嵌其中,引人注目。內部設置了無障礙電梯,將極大方便老人和行動不便的市民游客進出汾河景區,貼心的設計令大家紛紛點贊。整體造型典雅大氣的“橋頭堡”像四位守護者,靜靜佇立在大橋兩側,與太原火車站、工人文化宮、迎澤賓館等既有建筑遙相呼應、一脈相承。

  “以前,上下橋時總會有顛簸感。”出租車司機李斌師傅說,“這次修完感覺不一樣了,開上去平平展展的,視野都開闊了。”此次改造,也對大橋的線形平順度實施了集中優化。“我們以5米為一個點位,對橋面高差進行測量,根據測量結果修正橋面線形,路面平整度大幅改善。”市政二公司副經理武吉寶介紹說,不僅如此,橋體伸縮縫也采用了最新專利技術。“我們與港珠澳大橋使用的是同款!”在大橋東西兩側,各有兩條不同規格伸縮縫,既能滿足橋體伸縮需求,也是李斌感到行車更舒適的另一個原因。

  人行道邊,來自太鋼制造的不銹鋼防撞欄桿貫穿整座大橋。對過往行人來說,走在嶄新的大橋上,心里的安全感更多了幾分。

  “自從施工圍擋拆除以后,打卡拍照的人真不少。”前來探訪的市民感慨道。“駕車能體驗舒適的駕駛感,漫步能一覽汾河兩岸美景,情緒價值拉滿!”市民閻晴笑盈盈地說道。

(責編:范婉璐)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盐津县| 尚义县| 南阳市| 防城港市| 温宿县| 阳城县| 孝义市| 崇仁县| 双鸭山市| 铁岭县| 弥勒县| 塔河县| 饶阳县| 安福县| 彰武县| 湖北省| 齐齐哈尔市| 苍南县| 鲁山县| 平乐县| 会泽县| 于田县| 达日县| 扎赉特旗| 原阳县| 民权县| 岢岚县| 贡嘎县| 象山县| 新乡县| 东乡| 海口市| 达拉特旗| 潞西市| 读书| 清流县| 方城县| 忻城县| 浦县| 涟源市| 项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