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太原新聞網 >> 新聞縱橫

陽曲南高莊村增強基層治理

打造鄉村“五個圈” 提升服務“五顆星”

來源:太原日報 作者:記者 李杰華 通訊員 張柯 2024年09月27日 08:22

  9月23日,秋高氣爽。陽曲縣大盂鎮南高莊村黨群服務中心,該村的黨員大會正在進行。村里黨員利用秋收前的時段,一起學習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

  村級黨群服務中心,是鄉村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的物質載體,是以公共服務供給連接黨群關系的互動平臺,更是鄉村治理走向技術化、規范化、標準化軌道的實踐場所。南高莊村黨支部以村級黨群服務中心為平臺,持續優化“組織群眾、宣傳群眾、凝聚群眾、服務群眾”的功能,探索打造紅色學習圈、黨群服務圈、基層治理圈、產業凝聚圈、鄉村朋友圈,使黨群服務中心真正成為黨員群眾想來愛來常來的“打卡地”和聚焦黨心民心的重要陣地,推動基層服務升級,助力鄉村振興。

  與時俱進、深入人心的紅色學習圈

  南高莊村高標準化打造黨員活動室,為黨支部開展活動創造了規范、實用、溫馨的環境,進一步豐富了黨員活動陣地。進入活動室,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主題墻,主題墻以鮮紅的黨旗和入黨誓詞為中心,主題鮮明、莊嚴肅穆,奠定了黨員活動室的主基調,并配備了電視等必要的設施設備、學習資料書籍,并將誓詞、權利、義務等內容制作展牌上墻,建成了集學習教育、工作開展、談心交流等功能于一身的溫馨“黨員之家”。

  一窗多能、職責明晰的黨群服務圈

  “一室多能”“一室多用”,南高莊村對現有黨群服務中心進行綜合評估,按照優化功能區域劃分,整合作用發揮不佳的功能室,明晰村為民服務窗口職能職責。將原本的黨建、農業、水利、文化、醫保等多項功能進行整合,設置成多功能集一體的中心樞紐平臺,滿足不同人群的實際需求。大廳入口處設立了平面索引圖等,為辦事群眾提供咨詢、幫辦、代辦、領辦等服務,實現了服務類窗口“一窗受理”,全流程辦理,真正實現“坐”到群眾板凳上,“想”到群眾心坎里,“干”到群眾家里邊。

  主體多元、多維共治的基層治理圈

  農村老人、兒童多。針對這一情況,南高莊村面向老年人、兒童、殘疾人、低保戶等特困群體,成立黨員志愿服務隊,搭建了以輔助網格員為核心、兼職網格員為脈絡的志愿服務網格體系,不斷優化“事件發布、情況核實、訴求回應”的三級響應機制,切實保障了志愿服務事件真實、訴求精確、響應及時。“我們通過優化黨員志愿服務,培育有初心、專心、公心、走心、誠心的‘五心’黨員,打造支部隊伍有活力、工作落實有保障、組織建設有活力、黨員管理有特色、基層治理有成效的‘五有’隊伍。”該村黨支部負責人說。

  資源下沉、效能提升的產業凝聚圈

  南高莊村土地面積約10450畝,土地肥沃,以玉米種植為主,另有溫室大棚40余畝、陽光大棚21余畝、耕地面積6675.98畝、退耕還林320畝。利用黨群中心,集中黨員干部群策群力,引導村民種植玉露香梨、甜苣、貝貝南瓜等作物,并推行“企業+合作社+農戶”“企業+基地+農戶”等經營模式,黨員干部發揮先鋒作用,帶動合作社、基地、產業大戶、貧困群眾建立利益聯結機制,形成獨特的生態農業發展模式,讓廣大群眾得到更多實惠,增強廣大群眾發展致富的信心。

  開放共享、人和景美的鄉村朋友圈

  鄉村振興需要文化振興。該村建立健全村級圖書室,推動閱讀真正走進群眾生活,打通黨群就近學習“最后一公里”。在村發出倡議,倡導鄉鄰互幫互學、互敬互愛、和諧共處,增加人民群眾的團結活力氛圍。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組織戲曲文化、我們的節日、愛心理發、亮化環境等志愿服務活動,豐富群眾文化生活,引導廣大群眾樹立文明新風,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共同營造文明和諧的社會環境。

(責編:鄢妮)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盐山县| 厦门市| 丘北县| 河西区| 体育| 洛川县| 启东市| 九江县| 肃南| 大方县| 昌吉市| 上饶市| 伊金霍洛旗| 渑池县| 弥勒县| 丽水市| 吉隆县| 宜宾市| 昭通市| 五常市| 永定县| 永新县| 平舆县| 崇州市| 仁布县| 慈利县| 蒙城县| 湘乡市| 张家界市| 轮台县| 峨边| 烟台市| 弋阳县| 南澳县| 蒙城县| 兰溪市| 绥德县| 喀喇沁旗| 广东省| 靖边县| 雅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