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在生長發育過程中營養需求旺盛,容易發生營養缺乏、營養失衡。隨著年齡的增長,兒童總能量需求逐步提升,而提供能量的脂肪、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的供能比也有變化,容易出現脂肪、碳水化合物攝入過多而蛋白質攝入相對不足,帶來超重、肥胖或生長發育遲緩、消瘦等問題。

挑食偏食易造成營養攝入不足
除供能的宏量營養素外,兒童體內更容易發生失衡的是鈣、碘、鐵、鋅、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B1、維生素B2等微量營養素。鈣是骨骼和牙齒的生長基石,長期攝入不足可能導致骨結構異常。碘是合成甲狀腺素的原料,缺碘影響體格和智力發育。鐵參與體內氧運輸,鐵缺乏可能導致貧血和生長遲緩。鋅對生長、智力、免疫和生殖功能均有重要作用。維生素A對免疫和視力至關重要。維生素D與骨骼健康、免疫和抗炎功能息息相關。維生素B1和B2缺乏可能引發神經和皮膚問題。
挑食偏食是兒童常見的不健康飲食行為,長期挑食偏食會造成營養攝入不均衡,影響兒童生理、心理和行為發展。
應對兒童挑食偏食這樣做
對于挑食偏食的孩子,家長要耐心引導,對孩子有信心,激發孩子對新食物的興趣,逐步克服挑食偏食。
嘗試為孩子準備豐富多樣的食物家長要為孩子準備多種類、多口味、多色彩的食物,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激發好奇心。
鼓勵孩子參與食物準備讓孩子參與食物的準備和烹飪過程,例如,讓他們選擇食材、幫忙洗菜、攪拌食物等,培養孩子對食物的興趣和動手能力。
創意烹飪將食物做成孩子熟悉的形狀,例如,把水果拼盤做成孩子喜歡的動物形狀;把孩子不喜歡的食物巧妙融入其他食物中,例如,用蔬菜汁調和面粉,做成水餃。
與孩子一起進食家長要為孩子創造良好的用餐環境,積極鼓勵孩子嘗試新食物,對孩子的進步給予獎勵與認可。
增加運動運動能增加能量消耗,增進食欲。
讓孩子健康吃零食《中國兒童青少年零食指南2018》建議,兒童選擇清潔衛生、營養豐富的食物作為零食,優選新鮮蔬菜水果、堅果、奶及奶制品、大豆及其制品等。同時,避免高鹽、高糖、高脂肪零食,不喝或少喝含糖飲料。家長還應注意控制孩子吃零食。首先,零食宜少量,防止孩子養成用零食代替正餐的不良習慣。其次,零食提供的能量不要超過每日總能量攝入的10%,建議孩子選擇正餐中攝入不足的食物作為零食,如奶及奶制品、水果、堅果等。再次,吃零食的時間不要離正餐時間太近,最好間隔1.5~2小時,以免影響孩子吃正餐。
開展營養教育,進行營養咨詢通過孩子能夠接受的方式進行“食育”活動,講解挑食偏食對健康的危害,讓孩子逐漸接受合理營養和健康飲食的理念。如果孩子長期挑食偏食,建議家長向專業營養師尋求幫助。營養師可以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為其制訂個性化的營養方案,確保孩子獲得足夠的營養。(來源:學生健康報 文: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臨床營養科 張玉萍 劉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