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假期,大家都吃到了怎樣的“百城頭牌菜”呢?
《走遍中國》特別節目
《百城頭牌菜》
本周六20:00
鎖定CCTV4
總臺記者周雪梅、演員趙柯、山西醫科大學教授程景民
帶您打卡第三站——太原!

太原市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有著2000多年建城歷史。三面環山,黃河第二大支流汾河自北向南流經,孕育出無數誘人的美食。

在以碳水著稱的山西,幾乎人人都有著制作面食的“基因”。本期的三位嘉賓將通過山西特色的“花饃”進行比拼,爭奪優先出發權!他們又會在太原找到什么地道的頭牌菜呢?


太美了!姨娘扯的面
再給我來100份!

率先抵達宴龍城餐廳的趙柯,一進門就眼前一亮!面案李飛師傅正在展示刀削面的制作技藝,“刀不離面、面不離刀”的非遺技藝讓趙柯也躍躍欲試,想要搬出小時候學舞蹈體操的柔韌技巧。

終于!面下鍋了,運動一下正開胃!趙柯吃著自己親手做的刀削面,這才真正感覺到了面食之都。

形形色色的面食作為山西的傳統美食,讓趙柯應接不暇,但另一道菜卻出乎她的意料——晉商元寶大烏參。

紅燒大烏參這道菜是由古代晉商在經商途中發現的,他們希望把這道內陸難得一見的佳肴帶回家鄉,希望家鄉的親友也能同享海產品的美味。于是晉商們集中智慧,把海參曬干帶回、烹飪前重新再泡發,終于讓這道海產品來到了太原。


泡發八天的烏參加入鮮蝦滑蒸至定型后,倒入蔥油、高湯與冰糖炒制的秘制料汁,兼具歷史底蘊與鮮美口感的晉商元寶大烏參就出鍋了!


來到山西,有一道菜不得不吃,那就是山西過油肉。過油肉烹制時需加入正宗的山西陳醋,醋只能加在鍋邊,使過油肉“只留醋香,不留醋酸”。每一道太原特色的菜肴都讓趙柯記憶猶新,她會選擇哪道菜作為太原的頭牌菜呢?
就為了兩條來自黃河的鯉魚
她驅車數百里!

另一邊,周雪梅也與兩位美食向導來到了最愛媽媽菜。一進門,店家就準備了極具太原特色的早點“八珍湯(頭腦)”。


這道神奇的“頭腦”,由多種藥材、黃酒、羊肉混合而成,具有一定的滋補功效。干了這碗“頭腦”,總臺記者周雪梅仿佛注入了活力buff,即將挑戰一項艱巨的任務。

在太原,有一道名為“京蔥大鯉魚”的菜,據說為了食材的鮮美,會用黃河的鯉魚制作這道菜,總臺記者周雪梅為了探尋這道頭牌菜,便跟隨美食向導驅車數百公里,來到了更貼近黃河的呂梁市黃河原生態養殖區,對鯉魚進行嚴格“選品”,下手抓魚!


鮮活的鯉魚裹上薄薄的淀粉后下鍋油炸鎖水,將豬油、高湯加進炸好的蔥油后,放入鯉魚燉熟,出鍋后撒上嫩綠蔥花點綴,這道“京蔥黃河大鯉魚”就做成了。

吃完魚,是時候體驗一下太原的碳水主食了!

這道“一道砂鍋焗沁州黃”選用了康熙帝和慈禧太后都說好的小米,經過蒸、冷卻、手搓、放配料和炒等復雜工序,方能熱氣騰騰的上桌。砂鍋焗沁州黃大部分是主食,卻有魚子醬般的口感和彈性。那么,周雪梅會將哪道菜推薦為自己心目中的頭牌菜呢?
山西醋VS銅火鍋?
營養師程教授get“選擇恐懼癥”

這邊,山西醫科大學程景民教授與自己的美食搭子——博主張小船來到了土包滋·太原菜餐廳尋找他印象中最具太原特色的頭牌菜。作為地道的太原人,程教授想到要用醋來體現太原特色。

太原本地的糖醋丸子,選用上好的豬肉手工和餡,炸熟后倒入秘制糖醋汁炒制即可。看似做法不難,但是在山西,糖醋汁是有講究的,必須用6度的醋烹汁才能保證出品可口。但只有醋還不足以體現太原美食的魅力,程教授和張小船不約而同地想到了太原銅火鍋!

太原銅火鍋食材多達十幾種,3000多年前的西周就使用了名為“溫鼎”的加熱器皿,山西人吃火鍋的習慣都起源于此。

那么,程景民教授最終會選擇火鍋作為太原的頭牌菜嘛?

經過了一天的探索
三位嘉賓回到了最初的起點
太原頭牌菜即將揭曉?
鎖定今晚20:00檔
《走遍中國》特別節目《百城頭牌菜》
敬請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