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民梁師傅騎電動自行車途經小區停車場時,經過一處地磚破損路段,車輛突然側翻,梁師傅倒地受傷。地磚為何松動破損?誰為這起事件負責?梁師傅在維權的過程中,遇到了不小的困惑和阻力。
“馮法官,我們社區有一起糾紛在調解時遇到了困難,啟動了‘法官+警官’工作機制,您有時間過來幫忙調解一下可以嗎?”接到轄區巨輪街道中車社區打來的電話后,杏花嶺法院馮建軍法官前往該社區調解這起矛盾糾紛。
事件回顧
6月28日晚8時30分許,家住五一路北中環街某小區的居民梁師傅,騎著電動自行車從小區出發外出辦事。途經小區停車場拐彎時,電動自行車駛過路面破損地磚,車輪打滑,梁師傅瞬間摔倒在地,造成身體多處軟組織挫傷,傷口處滲血、紅腫。
物業值班保安聞訊趕到,經過現場簡單處理后,陪梁師傅前往太原市中心醫院就診,物業保安墊支了梁師傅的檢查等費用640元。
傷情好轉后,梁師傅以某物業公司及某泊車公司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為由,要求賠償其醫藥費、誤工費、精神損失費等各項經濟損失4000多元,雙方多次協商無果。
各執一詞
9月26日下午,一場聯動解紛活動在巨輪街道中車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舉行。法官馮建軍與巨輪派出所民警、中車社區調解員及網格員,邀請梁師傅、某物業公司及某泊車公司負責人坐到一起進行調解。
調解伊始,當事雙方都各執一詞。
梁師傅稱:“我摔傷地處于小區和市政道路的交界處,為此,我連日來多次向小區物業和12345政務服務熱線反映問題,尋求幫助,但責任始終無法明確。”
物業經理則稱:“這個小區停車場不屬于我們物業公司管理范圍,梁師傅在小區停車場的出口處受傷,我們物業不能承擔賠償責任。”
某泊車公司負責人表示:“在停車場,自己不小心騎行電動自行車受傷,怎么能全怪我們?”
梁師傅有些氣憤說:“你們負責管理的路面地磚破損不處理,也未設立警示標識,應該對我所受到的損失負責!”
成功調解
現場播放了梁師傅受傷時的公共視頻資料后,轄區閆警官表示:“通過截取的公共視頻資料顯示,事發路面地磚確實存在破損、地磚碎塊散落地面的情況,停車場究竟屬于誰經營或管理,需向地產商查閱相關合同進行明確。”
接著,馮建軍法官明確說道:“梁師傅騎行的電動自行車碾壓到小區停車場松動損壞的地磚倒地,其摔倒受傷的損害結果與地磚松動損壞存在因果關系。管理者或經營者未及時對小區停車場內松動損壞地磚采取相應措施,亦未設置明顯的警示標識,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管理者或經營者存在相應的過錯。”
泊車公司負責人隨后表示:“小區停車場屬于我公司使用管理,這事兒我們也不是完全沒責任,但梁師傅訴請的賠償金額太高了,我們承受不起,還需要請示公司領導。”
馮建軍法官繼續進行調解:“現在,事發場所已明確是某泊車公司的經營場地,從侵權責任的認定來看,其應在管理和控制能力之內負有安全保障的義務,但梁師傅自身也負有一定的注意義務。”
經過多輪調解,最終雙方達成協議,某泊車公司一次性賠償梁某醫藥費、護理費等各項經濟損失1800元(包含已墊付的醫藥費640元)。當事雙方握手言和,風波平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