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太原新聞網 >> 健康頻道

?健康科普丨老煙民突然戒煙,身體會發生什么變化?

2024年10月24日 10:51

  吸煙被世界衛生組織(WHO)稱為人類“第五種威脅”(前四種是戰爭、饑荒、瘟疫、污染)。現在人人都知道“吸煙有害健康”,甚至一些資深煙民也會因為健康原因果斷戒煙。但是關于戒煙也有很多讓人將信將疑的傳言,比如“長期吸煙身體會習慣,突然戒煙反而會戒出病來”等等。

  那么類似的說法正確嗎?科學的戒煙手段到底是怎樣的?下面咱們就簡單聊聊。

  吸煙為什么會上癮?

  煙草中的尼古丁是導致吸煙成癮的主要物質。尼古丁進入肺部后吸收入血,導致人體血壓、心率增高,同時也提高了多巴胺的水平。多巴胺會激活大腦的獎勵回路,讓你感到愉悅。有研究發現,尼古丁還會增強“視覺和音樂刺激”,這可能是一些人在玩游戲的時候抽煙的原因。

  但是,尼古丁很容易被代謝出體外,隨著尼古丁量在體內的減少,多巴胺的分泌水平迅速下降,吸煙者就會感到煩躁、不適、惡心、頭痛并渴望補充尼古丁。而一旦得到了尼古丁補充,多巴胺再次迅速釋放,吸煙者再次感覺愉悅,便在大腦中形成了一個對尼古丁依賴的“獎賞回路”。

  在各類成癮物質中,尼古丁的成癮性甚至超過了酒精和大麻。很多人一開始只是出于好奇心,甚至跟風去吸煙,但一個不注意,就成了煙癮者。據相關資料顯示,33%~50%的人會在嘗試吸煙之后變成經常吸煙的煙民。

  “吸煙有害健康”是“騙局”?

  目前全球對尼古丁的研究很多,有害有利的觀點眾說紛紜。但是到目前為止,致癌名單上并沒有尼古丁,因此就有人拿“尼古丁不致癌”這個理由為煙草“洗白”。

  其實,煙草燃燒所產生的煙霧含有7000余種化學成分,其中煙焦油、一氧化碳、丙酮、砷、氰化物等幾百種都屬于有害物質,已明確的致癌物質有70種。例如,香煙中含有苯并芘,苯并芘可以通過吸入和皮膚接觸進入人體,對健康造成嚴重危害,容易導致皮膚癌、胃癌、肺癌等一系列疾病的發生;煙草燃燒時還會產生焦油,焦油會抑制人體的免疫功能,引發基因突變,增加患癌癥的風險。

  總體來說,雖然尼古丁并不會直接導致癌癥發生,但其成癮副作用會間接增加吸煙的危害性。

  戒煙后身體有何反應?

  戒煙過程中,身體常會出現一些不適,這些癥狀被一些老煙民稱為“戒煙就生病”,但實際上,這是一種正常的機體調節現象,醫學上稱為“戒斷反應”。

  一旦發生戒斷反應,身體的消化系統就會出現暫時性紊亂,表現出腹脹、腹痛、惡心、便秘、腹瀉等癥狀;循環系統也會表現出胸悶、氣短、心悸等癥狀。由于尼古丁直接影響著大腦和神經,所以還會產生焦慮、神經緊張、睡眠程度不深等表現。

  盡管戒斷反應癥狀多樣,但并不會對身體造成嚴重傷害。這更像是身體在自我調節,努力適應沒有尼古丁的狀態,是一個身體逐漸改善的過程。

  每個人的戒斷反應程度不同,主要取決于個人的吸煙史、每天的吸煙量和煙齡。一般而言,吸煙越多、煙齡越長,癥狀可能越嚴重。

  在戒煙的最初14天內,癥狀可能最為明顯,但隨后會逐漸減輕并消失。大多數人的戒斷反應持續約1個月,但部分重度依賴者可能會持續1年以上。

  總體而言,只要堅持度過戒斷反應期,戒煙就指日可待。

  如何科學戒煙?

  煙民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可以依靠毅力戒煙的煙民;另一類是罹患煙草依賴的患者,這類煙民光靠意志力戒煙就很困難了,需要尋求科學、專業的戒煙幫助。

  應該如何科學戒煙呢?

  1.戒煙要有儀式感。可以向家人、朋友和同事宣告自己的戒煙決定,獲得他們的鼓勵和支持是非常重要的。

  2.營造一個有利于戒煙的環境。建議處理掉身邊所有與吸煙相關的物品,如打火機、煙灰缸等;盡量少參加或不參加有煙民的聚會。

  3.可以準備一些戒煙藥物。在戒煙的旅程中,特別是剛開始的幾周,可能會出現戒斷癥狀。為了應對這些癥狀,可以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戒煙藥物。

  4.尋求專業機構幫助。為了更好地輔助戒煙過程,可以前往戒煙門診,接受專業的戒煙指導和治療。

  需要強調的是,吸煙成癮實際上是一種疾病。如果戒煙未能成功,請不要過于自責或懷疑自己的意志力。重要的是認識到吸煙成癮是需要治療的。只有找到正確且科學的方法,才能在戒煙的道路上更加順利前行。(來源:北京科學中心審核專家: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四醫學中心副主任醫師彭國球)

(責編:張佩)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淮阳县| 岐山县| 阆中市| 泸水县| 江油市| 平武县| 乐平市| 象州县| 杭州市| 四川省| 大同县| 于都县| 邻水| 福贡县| 南宫市| 永嘉县| 宁阳县| 老河口市| 静乐县| 洛浦县| 斗六市| 龙山县| 昌黎县| 布尔津县| 连山| 会同县| 吐鲁番市| 西充县| 金华市| 万州区| 普安县| 定州市| 进贤县| 泗水县| 武夷山市| 泽普县| 甘德县| 仁怀市| 佛山市| 亳州市| 河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