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太原新聞網 >> 太原新聞

運用“加減乘除”法 基層治理提質效

來源:太原日報 作者:張慧 2024年10月31日 06:57

  “現在墻上的牌子少了,手機里的各種微信工作群也減少了,我們可以騰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服務群眾。”“原來去社區,總能看到社區工作人員在辦公室埋頭填表,現在他們的身影更多出現在小區,為民辦事更加務實。”這些變化得益于晉源區不斷探索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新路徑的積極實踐。

  今年以來,晉源區圍繞破解基層治理“小馬拉大車”突出問題,用好“加減乘除”法,著力從賦能、減壓、護航、暢路入手,切實為基層減負賦能,讓廣大基層干部輕裝上陣,真正回歸到服務群眾工作中去。

  加勁增力 為基層治理“賦能”

  建強基層干部隊伍。整合工作機構,推動鎮(街道)全部成立黨建辦公室,同步調整崗位目錄,實現機構、職能、人員有機融合。充實基層力量,招募60名高校畢業生擔任社區助理,為基層注入新鮮血液。規范清理借調干部,制定《晉源區村(社區)工作人員借調管理辦法(試行)》,對鎮街干部和村社工作人員借調情況進行動態跟蹤、隨機抽查。制定《晉源區落實“四雙”工作機制方案》,推動42個區級單位到社區報到、包聯53個小區,組織2823名在職黨員到小區報到、參與小區治理,目前已開展志愿服務活動697次。

  提升基層服務水平。開展全區行政執法人員全員輪訓,組織參加“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強化行政執法能力建設專題培訓班”“綜合行政執法培訓”,不斷提升基層執法人員能力素質,增強執法效能。將社區工作者培訓納入黨員干部教育培訓總體規劃,舉辦2024年村(社區)“領頭雁”培訓、社區“兩委”干部城市治理能力提升專題培訓班,邀請村(社區)黨組織書記現場講授,將《習近平關于基層治理論述摘編》作為鄉鎮(街道)、村(社區)干部培訓教材,通過“書記講給書記聽”“書記跟著書記學”的方式,以講促學、以學促用,不斷提高村(社區)書記履職能力。開展晉源區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帶頭人暨鄉村治理骨干培訓,全區鎮(街道)分管農經領導、經管站站長、代理中心主任、村集體經濟組織理事長等110余人參加培訓,有效提高村干部帶富能力。

  減負松綁 為基層治理“減壓”

  清理規范牌子亂象。開展集中整治“回頭看”,結合“7·15”村務公開,對村社“牌子多”“上墻亂”“不規范”等問題進行統一規范,并對場地受限的村(社區)逐個提出指導意見,確保多余牌子“應撤盡撤”。目前,全區共清理室外掛牌63塊、室內掛牌199塊。同時,持續跟進村(社區)機制牌子清理進展,制定《關于進一步規范村(社區)設立工作機制、懸掛標識牌和出具證明事項的運行機制(試行)》,做好基層減負“后半篇文章”,切實推動村(社區)工作重點向服務群眾、解決實際問題轉變。

  核減出具的證明事項。全面規范和壓減村(社區)出具證明事項,建立“兩清單一臺賬”(兩清單:8項應出具的證明事項清單、22項不應出具的證明事項清單,一臺賬:《晉源區鎮(街道)村(社區)出具證明事項公章使用登記簿》)進一步規范村(社區)組織出具證明事項。發布《致全區村(社區)的一封信》,將規范標牌、證明事項等內容向社會公開,提高公眾知曉度。鼓勵黨政群機構采取網上核驗、信息共享、告知承諾等方式,最大限度減少村(社區)出具證明事項。堅持常態長效,適時開展“回頭看”,定期梳理不應出具的證明事項,開展源頭追溯,防止回潮反彈。

  乘勢篤行 為基層治理“護航”

  加強部門協同聯動。積極推廣“街鄉吹哨、部門報到”做法,對一些需多部門協同解決的綜合事項,賦予鎮街相應的統籌協調和考核督辦等權限。制定《關于健全黨建引領社區居委會、業委會(物管會)、物業服務企業協調運行機制》,健全社區黨組織領導下的社區居委會、物管會、物業服務企業“三方協調”機制,135名社區“兩委”成員兼任物管會成員,推動有事共商、難題共解。

  全面推行“多格合一”。明確網格準入事項,將基層黨建、社會治安、信訪維穩等18個部門49項社會治理相關事項和林田路井、礦產資源、河流溝壑等風險隱患點納入網格管理范疇,推動相關職能部門力量下沉,激發“一網統管”基層治理活力。推行“雙網格長制”,全區所有包村(社區)民警兼任本村(社區)網格長,形成黨組織書記和包片民警牽頭統領、網格員聯動、多種力量協同共治的治理格局。

  除障克難 為基層治理“暢路”

  糾治“指尖上的形式主義”。開展“指尖上的形式主義”專項整治行動,從微信群“瘦身”入手,對功能重復、人員重疊的微信工作群、政務類App進行合理整合,及時撤銷注銷或下架已不再發揮作用的“僵尸群”,對屬地基層干部打卡簽到、積分排名、在線時長、上傳不必要截圖或視頻等加重負擔問題進行排查,對臨時性工作群組及時解散,共整合政務應用程序、解散優化調整工作群組18個,讓基層干部的手機“輕”起來、負擔“減”下去。

  完善矛盾糾紛多元調處化解機制。設立區矛盾糾紛多元調處化解中心,建立快速響應機制,區直部門30分鐘內、鎮(街道)60分鐘內響應并開展工作,及時辦結,并將結果以書面形式迅速反饋。同時,積極完善咨詢引導、接待受理、催辦督辦、結果反饋、結案歸檔、跟蹤回訪的工作流程,形成閉環式管理,實現矛盾糾紛“一站式接待、一條龍辦理、一攬子解決”多元調處化解。今年以來,已受理調處各類矛盾糾紛5172件,矛盾調解工作質效得到顯著提升。

(責編:張凱)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等县| 开封县| 溆浦县| 保山市| 都匀市| 红河县| 东乌| 桐梓县| 绵竹市| 峡江县| 阳东县| 宣化县| 博爱县| 峡江县| 藁城市| 高雄县| 湘潭市| 新乡市| 台南县| 峨边| 诏安县| 炎陵县| 丰顺县| 奉新县| 青冈县| 德清县| 平定县| 故城县| 天柱县| 沂水县| 从化市| 农安县| 叶城县| 防城港市| 隆昌县| 台安县| 玉林市| 修文县| 治多县| 新宾| 托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