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重工軌道交通設備有限公司新晉世界經濟論壇“燈塔工廠”榜單。11月20日,央視新聞頻道《焦點訪談》欄目以《“燈塔工廠”智造未來》為題,走進太原重工,呈現智能化給制造業帶來的變化。
報道稱,由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評選的“燈塔工廠”被譽為“世界上最先進的工廠”,是當今全球制造業領域智能化和數字化的高水平代表。今年10月,世界經濟論壇正式發布了最新一批“燈塔工廠”名單,22家入選的企業中有13家來自中國。
報道中,太原重工軌道交通設備有限公司的車輪生產車間里,一個個鋼坯經過加熱、成型、軋制、淬火等多道復雜的環節后,變身成為車輪成品,在我國高鐵、地鐵、貨運列車等產品上使用,同時還出口到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現在這條生產線可以年產70萬片車輪,但線上卻幾乎見不到工人的身影。
報道介紹,在太原重工,因為進行了智能化改造,生產上實現了更精準的操作和管控,極大地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也因此入選了“單一燈塔工廠”榜單,這個榜單對應的就是企業在提升生產效率、解決問題能力等方面的智能化水平。比如,生產的最前端工序——環形爐加熱,此前是由人工來控制溫度,經常會出現加熱不均勻的情況。為了破解這個難題,太原重工在行業內率先引入了智能燃燒控制系統,它能精準計算環形爐內每一塊鋼坯的溫度,能監測每塊鋼坯從入爐到出爐整個過程中的控溫曲線,還能自動調整爐膛溫度,環形爐就像被裝上了一個智慧的“大腦”。
這條生產線上還有另外一套智能化預檢系統,它可以通過數據預測模塊,在鍛造后的第一時間鎖定可能出現缺陷的產品,并將缺陷數據發送到后面的工序加工修正。像這樣的智能化裝備貫穿了整個生產環節。有了這樣的智能化生產線,太原重工的生產效率大大提升,產量提高了33%,同時產品缺陷率下降了33%,產品質量得到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