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村冬來早,連續幾天降溫,古交市童子川河面已被冰封。11月30日,吃過早飯,古交市邢家社鄉宋家莊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張二小開始了一天的忙碌。“這個冰雕造型,晶瑩剔透,結構細巧……”張二小上網查找有關冰雕的信息資料,緊鑼密鼓地籌備今冬首個“冰雪”休閑游項目。
村道施劃“彩線”,農村庭院披上“新裝”,樹木成林、青山遠黛、田園人家……今年以來,古交市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概算投資2277.76萬元,在宋家莊村實施精品示范村建設項目,推動鄉村全面振興。
“這里森林茂密、交通便利,通過‘千萬工程’精品示范村建設,村莊變得更加秀麗。”張二小說,全村擼起袖子加油干,以一系列實踐探索,“業興村旺、景美人和”的畫卷正在鋪開。
擦亮生態底色
“說起避暑勝地,大家耳熟能詳的莫過于河北承德的避暑山莊了,我們這里氣候涼爽,夏日避暑不亞于那里。”從邢家社鄉政府出發,驅車前往宋家莊村的童子川自然村,同行的邢家社鄉副鄉長趙軍介紹起當地的生態資源,如數家珍般地滔滔不絕。
“邢家社鄉有著‘大川林海’的美譽,而童子川自然村林木幽深、古樹參天、溪水潺潺,被稱為古交市的‘天然氧吧’。這樣的自然條件,可以說在整個古交是獨一份的。在實施‘千萬工程’精品示范村建設項目中,我們最大限度地保護好這里的自然資源,讓其成為生態宜居的典范。”趙軍說道。
當車輛駛入童子川自然村后,眼前突然展現別樣美景,群山環抱、藍天白云,一處處干凈利落的庭院坐落在山腳下,頗有“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的意境。
“在街巷硬化中,我們選用了‘水泥pc磚’,以融入周邊的自然環境,并且還挖了雨水管網。通過基礎環境整治,讓農村人居環境由干凈整潔向生態宜居蝶變。”張二小說。
“以前就怕雨雪天氣,出門兩腳泥,現在好了,街巷硬化了,而且巷口還建了花池,等來年春天,種點花草,那時村里就更美了。”村民老宋說。
壯大集體經濟
山有水則靈,水有山則秀。童子川,溪水從山間蜿蜒而下,山水相依,美景怡人。
“山間氣溫低,溪水清冽,特別適合虹鱒魚養殖。”幾年前,張二小有了養殖虹鱒魚帶領村民增收致富的想法后,便開始四處考察取經,“去過運城夏縣,還有省外多個虹鱒魚養殖基地,一方面學習養殖技術,另一方面引進適合的魚苗。”張二小說。
2022年,宋家莊村結合優越地域環境、水源條件和良好市場前景,在童子川建起魚池,開展虹鱒魚養殖項目。目前,建有12座魚池,投放了2500余公斤的魚苗。
“去年受天氣干旱的影響,上游來水量減少,影響了虹鱒魚養殖。幾番探尋,我們又找到一處新的山泉,水量挺大,通過鋪設管道,將這股水引了過來。”張二小說,“現在水的問題解決了,明年準備大干一場。”
水里搞虹鱒魚養殖,林下發展中藥材產業。“黃連、黃精等喜陰濕環境,松樹林下的遮陰條件有利于其生長……”張二小說,宋家莊村有耕地面積1200余畝、森林面積2.25萬余畝,發展中藥材產業,大有可為。
多元融合發展
“童子川有著得天獨厚的生態優勢,我們在做規劃設計時,力圖找到保護綠水青山與增加村集體收益的最佳結合點。”設計師薛亮說,通過低限度的環境“微改造”,讓人們既能體驗山水田園帶來的樂趣,又能給子孫留下綠水青山。
跟著薛亮,拾級而上,來到一處坪臺上,眼前豁然開朗,一頂頂白色的帳篷撐在坪臺兩邊,一個小水池嵌在坪臺中央,藍天白云、青山如黛,交織出一幅生態美景。
“這個坪臺原是挖魚池的土方堆積在此形成的,我們將其整平,打造成帳篷營地,并引溪水過來,形成一處可游可玩的場地。”薛亮說,施工中的游客服務中心,靠山而建,采用玻璃幕墻,從這里放眼望去,周邊山景盡收眼底,猶如“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這里可以釣魚玩水,可以帳篷露營,后續還有房車營地……而且古交市兩所學校還把這里定為了研學基地,農文旅融合發展,讓鄉村通往‘詩和遠方’。”張二小說,村里搭建的多元發展平臺,將會吸引更多年輕人回流創業。
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宋家莊,越來越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