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秋冬季后,很多人明顯感到頭發像落葉般無情脫落——枕頭和地板上的頭發越來越多,留在頭上的卻越來越少。在社交媒體上,關于脫發話題的討論量也愈發上升:為什么脫發?該如何應對?
為啥秋冬季更愛掉頭發
濟南市皮膚病防治院皮膚外科副主任周璟介紹,秋冬季氣溫下降,頭皮的毛細血管收縮,毛囊獲取的營養相對減少,導致頭發更容易脫落。從生理周期來講,頭發的毛囊經歷生長期、退行期和休止期,秋冬季節人體新陳代謝變慢,更多頭發進入休止期后脫落,新頭發卻不能很快長出來,所以看起來脫發更明顯。
生理性脫發還是病理性脫發?周璟介紹,正常情況下,我們每天可有70-100根頭發脫落,同時也會伴有頭發生長,只要退行期和生長期的毛發處于動態平衡,頭發數量基本穩定,就不必擔心。但當每天脫發100根以上,且長時間沒有停止跡象或出現脫發斑、頭發總數日益減少,就可能存在病理性脫發,建議及時到醫院就診。
如果懷疑自己有病理性脫發,可以通過“拉發試驗”來自我判斷:即試驗前5天不洗頭,捏住50-60根頭發的頭皮端,用適當力度從近端向遠端拉,若超過6根頭發脫落,則需引起注意。
常見脫發類型有哪些
常見的病理性脫發類型包括雄激素性脫發、斑禿和休止期脫發等。
1.雄激素性脫發:即“脂溢性脫發”,是目前最常見的脫發類型,通常具有家族遺傳史。它從青春期開始就可能出現,男女均可患病。一般男性表現為頭頂稀疏,發際線后移,出現“地中海”式發型,前額發際線呈“M”形,俗稱“M型脫發”。女性表現為頭頂發縫增寬,頭頂頭發細軟稀疏。
2.斑禿:也稱“鬼剃頭”,常與精神緊張、睡眠不足有關。表現為短時間內出現圓形或橢圓形脫發斑,大小不等,數目不一,脫發斑邊緣的頭發容易拔出。
3.休止期脫發:是因一些特殊刺激影響毛囊周期,使大量毛囊進入休止期所致。它表現為頭發脫落量增加,毛發密度減少,但頭發直徑粗細通常不會發生改變。休止期脫發常在脫發前的3至6個月內存在誘發因素,如遭受重大精神刺激、嚴重疾病、產后、失眠、過度焦慮、過度運動、減肥節食或服用某些藥物等,其中最常見的是產后脫發和節食減肥后脫發。
日常生活中如何洗護頭發
正確洗護頭發:控制洗頭頻率,秋冬2-3天洗一次,春夏1-2天洗一次,根據發質調整。使用溫水(37°C-40°C),充分浸濕頭發,涂抹護發素時盡量避開發根,減少燙染次數,選擇合適的梳頭和束發方式。
保持良好生活習慣:避免熬夜,保證充足睡眠,調整心態,保持心情愉悅,均衡飲食,注意長時間對頭皮及頭發的防曬。
出現病理性脫發后該如何自救
除了做好日常生活護理外,病理性脫發的患者,還需及時就醫并遵醫囑用藥。目前,脫發治療可采用藥物與物理治療相結合的方式。
常用于脫發治療的藥物包括西藥如米諾地爾、非那雄胺、螺內酯等,以及中成藥如養血生發膠囊、除脂生發片等。同時,低能量激光照射、自體富血小板血漿注射、頭皮微針治療等,也有不錯的效果。
此外,植發是治療脫發的有效方法之一,但它本身是一個“拆東墻補西墻”的操作,頭上的毛囊總數是不會改變的。如果單純進行植發而不采取其他治療措施,其他區域頭發仍有可能繼續脫落。
科學應對脫發,從現在做起,愿大家都能擁有一頭濃密健康的秀發。
如何應對“禿如其來”脫發治療需對癥
脫發原因多種多樣,需根據病因選擇不同的治療方案。請勿自行盲目購買和使用藥物。
建議規律用藥
脫發的治療往往具有較長的療程。在治療期間,建議規律用藥,切勿自行隨意換藥或停藥,需根據醫生的指導來調整治療方案。
脫發治療要趁早
隨著脫發時間延長,毛囊可能會逐漸萎縮甚至閉合。早期及時治療,可以控制病情繼續加重,此時毛囊尚未完全失活,治療效果更佳。
若后期毛囊已經失活,藥物及物理治療效果將大打折扣。即便進行植發手術,如果出現大面積稀疏,沒有足夠的“供體”毛囊,也無法進行毛發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