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太原新聞網 >> 今日聚焦

央媒看太原|人民日報客戶端講述“趙卿鼎”背后的故事

來源:太原日報 作者:李曉并 2025年01月07日 06:39

  1月5日,人民日報客戶端轉載《太原晚報》專欄“文物里的太原”《趙卿鼎:“鼎眼”看世界》一文,通過太原晉源區金勝村考古發掘的“趙卿鼎”,講述文物背后的故事。

  “趙卿鼎”的名字叫附耳牛頭螭紋蹄足鑊鼎,高100厘米、口徑105厘米、重220公斤,有著粗壯的三只蹄形足,足上有牛頭,身上布滿螭紋,有兩只耳朵。實際上它除了螭紋外,還有魚鱗紋、瓦紋、三角回紋等裝飾。它是絕對的禮器,也是宴饗活動燉煮牲肉的牛鑊。

  文章講述道,自唐叔虞受命“藩屏周室”,來到“河汾之東方百里”后,趙氏家族的命運就和晉國息息相關。及至公元前497年,爆發了歷史上一次極具轉折意義的戰役——鐵(河南濮陽)之戰,這場戰役是由趙氏宗族內部矛盾引起的,最后卻把晉國卿大夫全部卷進來,趙簡子在此戰中身先士卒,視死如歸,深得追隨者愛戴,趙氏實力大增,這是晉國六卿的第一次兼并戰爭,最終以韓趙魏及知氏的盟軍勝利而告終。

  戰爭當年,晉陽城橫空出世,人們的視線隨著趙鞅的活動軌跡,看見了一個“公宮之垣以荻蒿楛楚墻之”“公宮公室皆以煉銅為柱質”的大城,荻蒿楛楚作墻,用銅鑄柱的城和宮。

  趙鞅死后,趙襄子繼承趙鞅遺愿,經過殘酷的晉陽之戰,絕地反擊,聯合韓、魏,殺知伯,之后韓、趙、魏三家分晉,戰國開始了。

  那只鼎是跟隨趙簡子還是趙襄子都沒關系,在世上,它免不了煙熏火烤的命運,主人死,它隨同主人深埋入地下,和鳥尊、鑒、編鐘、戈等眾多文物一起帶走了趙氏的榮耀和禮樂。兩千多年后,人們在太原一電廠的擴建工程中,發現了一座春秋晚期的積石積炭墓,青銅大鼎欣欣然再見天日,如今只要你走到山西青銅博物館,就能看見它,在太原龍潭公園,也能看到碩大的復制品。

  文章稱,這只青銅鼎不僅看見了趙卿、董安于和晉陽城,最主要的是,見證了山西政治中心從公元前497年起,就從晉南轉到了晉中,從此再不復返。

(責編:張杰)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汽车| 军事| 通渭县| 安泽县| 昌平区| 京山县| 乐都县| 铜陵市| 珲春市| 宣化县| 镇赉县| 蒙阴县| 鱼台县| 阿拉善左旗| 泸溪县| 深圳市| 南投县| 黔西| 集安市| 甘南县| 夏津县| 兴海县| 马关县| 张家界市| 墨脱县| 江安县| 海阳市| 桃园市| 湘阴县| 客服| 淮阳县| 高碑店市| 牡丹江市| 延津县| 色达县| 乡城县| 时尚| 华池县| 延安市| 四川省| 荥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