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市委十二屆八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召開。會議總結了2024年全市經濟工作,分析了當前經濟形勢,從八個方面部署了2025年經濟工作。與會人員表示,將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市委的科學判斷和決策部署上來,“干”字當頭、“快”字為先,下實功解題、用實效作答,奮力實現一季度“開門紅”,奪取全年工作主動權。
扛起“干好一域、服務大局”的責任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是太原加快建設國家區域中心城市的關鍵一年,正處在滾石上山、爬坡過坎、蓄勢待發的關鍵時期,做好今年經濟工作意義重大。
市委委員、小店區委書記袁爾銘認為,韋韜書記代表市委常委會所作的工作報告和關于經濟工作的重要講話立意高遠、內涵豐富、催人奮進,貫徹中央及省委精神堅定有力,目標任務務實積極,工作舉措科學精準,為全市上下統一思想、凝聚共識,更好地把各項事業推向前進作出了重要指引。小店區將第一時間迅速行動,把本次會議精神與中央及省委的部署要求緊密結合,進一步認清發展形勢,把握機遇挑戰,挺膺擔當,實干苦干,努力發揮引領帶頭和關鍵支撐作用,以深入實施“七區”戰略,加快推動高質量轉型發展的扎實成效,勇挑大梁,多作貢獻,以一域之力盡全局之責,以一域之光為全局增彩。
市委委員、杏花嶺區委書記侯森表示,此次全會的多項部署與杏花嶺區發展緊密相關,這更加鼓舞了我們服務太原市增強省會輻射帶能力、發揮龍頭作用的信心。杏花嶺區將全面貫徹落實全會精神,聚焦國家區域中心城市建設,錨定“六地”發展定位,以擴大有效投資為牽引,加快楊家峪、丈子頭“兩大板塊”基礎設施建設,落地高端裝備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產業。以大力提振消費為動力,承接好“兩重”“兩新”等增量經濟政策,推動轄區重點商圈提檔升級,做好“演唱會經濟”服務保障,培育助推發展新引擎;以培育新質生產力為突破,發揮府城、紅色、生態“三張名片”,建設高水準游客集散地,打造高品質文旅目的地,形成全市文旅新高地。
加快向新而行、向綠而行、向效而行步伐
工業是經濟的基礎,也是太原的優勢所在。市委工信工委書記王國棟說,市委經濟工作會對今年推動工業高質量發展作出全方位部署,指明了工作路徑,提振了發展信心。工信部門將深入學習貫徹落實本次會議精神,解放思想、堅定信心、緊跟形勢,“干”字當頭,圍繞“建設國家先進制造業重要承載地”發展定位,聚焦“一高兩先三特三新”(1233)重點產業鏈,按照抓工作落實的“543”體系,穩增長、擴投資、促集聚、增動能,在推進重點任務中攻堅突破,在堅持穩中求進中向新而行,努力發展新質生產力,不斷推進新型工業化,在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太原實踐中貢獻工信力量。
市國資委黨委副書記、主任王清雨說,市國資系統將認真學習貫徹好本次會議精神,按照會議部署,抓好工作落實。一是高質量完成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和國有企業監事會改革工作,持續推進經理層成員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積極推行國有企業管理人員末等調整和不勝任退出制度。二是大力推行“以投帶引”模式,探索成立太原市產投集團,形成“引進項目—國資引領—項目落地—股權退出—支持新項目發展”的產業投資模式,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三是加快創新能力提升,推進創新平臺建設,大力支持太原第一實驗室積極申報國家級半導體重點實驗室,鼓勵企業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加快基礎研究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四是加快傳統產業改造提升,全面落實全市工業高質量發展“百千萬億”工程要求,持續推進太鍋集團智能化升級改造、山西電機研發制造基地建設,增強核心功能,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在新征程上全面展現國資系統新擔當新作為。
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促進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
要堅持一手抓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一手抓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壯大,強龍頭、延鏈條、建集群。
中北高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杜小靈說,中北高新區將搶抓省級轉型綜改示范區、“晉創谷·太原”和擴區三重發展機遇,用足用好上級政策,不斷壯大經濟能級,提升發展質效。具體來講,一是推動產業發展,一手抓傳統產業做大做強,一手抓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壯大,同步加快推動不銹鋼和半導體新材料兩個專業鎮建設。二是服務保障“晉創谷·太原”先行區建設,進一步強產業、促轉化、建平臺、優服務,努力實現以谷引領區,以區賦能谷。三是強化招商引資、項目建設,有效應對招商引資新形勢,探索基金招商、市場化招商、平臺公司招商等新路徑,重點落實項目招落一體化、以投代建等新模式。中北高新區將深入貫徹落實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團結奮進、爭先進位,為太原建設國家區域中心城市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市委委員、陽曲縣委書記李京京說,韋韜書記的報告和部署講話對縣域發展、縣域經濟提出了更為明確的要求,特別是“壯大發展高端碳纖維制品等為主導的新型消費品產業”“推動惠科電子新材料項目擴大產能”等與陽曲緊密相關的部署。陽曲作為山西中部城市群發展的“北引擎”、太原產業布局重要承載地,具有干事創業的廣闊舞臺。隨著西北二環高速公路通車以及108、208國道的開工建設,陽曲的交通優勢將進一步轉化為發展效能。目前,碳基、生物基、鋼基等新材料產業蓬勃發展,碳纖維和雜糧專業鎮已獲批市級重點專業鎮。
提升城市功能品質,著力增強城市的承載力、輻射力和帶動力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經濟不能犧牲環境。市委候補委員、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局長閆文斌表示,如今的太原,宜居宜業宜游的態勢已經形成。新的一年,市生態環境系統將牢牢守住生態環境“只能更好、不能變差”的底線要求,緊盯短板指標,狠抓工業源、揚塵源、移動源、生活源污染治理,持續做好“無廢城市”建設、氣候投融資等工作,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道路,推升生態環境治理現代化水平,堅決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讓綠色發展更好地惠及民生。
科技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市科技局黨組書記、局長王強表示,作為科技管理部門,要深入貫徹落實此次會議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聚焦“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任務要求,以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為牽引,大力推進“晉創谷·太原”先行區建設,持續實施“雙百攻關行動”,加強基礎研究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完善科技投融資體系,提高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水平,努力為全市推動高質量發展、深化全方位轉型注入強勁動力。
著力“打造大景區、培育大產業、發展大旅游”。市文物局黨組書記、局長劉玉偉表示,今年將進一步擦亮晉祠天龍山5A級旅游景區品牌。截至目前,全國同時擁有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一級博物館、國家5A級景區榮譽的單位僅有12家,晉祠天龍山景區是其中一家,也是山西首家。市文物局將加快推進文旅體制改革,整合資源,豐富多元化個性化高品質業態,讓A級景區更多,使人們在旅游參觀博物館過程中感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加快把文化旅游業打造成戰略性支柱產業和民生幸福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