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伊始,走進太原國際郵件處理中心,映入眼簾的是作業現場一袋袋整齊碼放的郵包,郵政工作人員正在將郵包逐個放在傳送帶上,接受海關過機查驗。
“這些郵包內裝有衣服和飾品,根據我們前期的風險研判和圖像顯示,很可能涉嫌侵權,需要對其進行人工查驗。”時而出現部分郵包被攔截下來,海關現場查驗關員賀子恒解釋其中緣由。
郵遞渠道“螞蟻搬家”式侵權違法行為頻發,其源頭管控難、隱蔽性強和虛報瞞報等多重風險聚集,給海關打擊侵權行為帶來挑戰。太原機場海關以智慧海關建設和“智關強國”行動為契機,聚焦關鍵領域、關鍵環節、重點渠道和高風險商品,持續開展知識產權保護“龍騰行動”和“藍網行動”,重拳打擊進出境侵權違法行為。2024年共查獲侵權物品1045批次、1072件,同比分別增長104.9%和81.4%,涉及服飾、箱包、飾品等多個品類。
據了解,專項行動開展以來,太原機場海關依托大數據技術,發揮基層首創精神,強化事前事中事后全鏈條防范,織牢織密海關知識產權保護網。
事前注重部門協作,聯合進行風險分析研判。針對郵遞渠道收寄件人分散、申報品類繁雜等特點,積極與相關部門就侵權發展態勢、輸往國家或地區、高風險商品類別、口岸漂移特點等進行研討交流,科學提煉風險要素,明確工作重點和方向;事中堅持結果導向,強化正面監管。發揮現場“見單見貨”優勢,采用“過機查驗+人工開拆查驗+現場巡查”模式,重點核實物品商標,對存疑的商標嚴格核查確認;事后深入企業和群眾中,廣泛開展宣傳活動。
同時,堅持“誰執法誰普法”,以“4·26”世界知識產權日和“8·8”海關法治宣傳日等重要時間節點為契機,發放宣傳畫冊,開展青年志愿服務實踐活動,圍繞海關打擊侵權工作以案釋法,引導公眾增強知識產權保護意識,營造良好知識產權保護氛圍。
“持續保持打擊侵權行為高壓態勢,提升執法震懾力,進一步優化口岸營商環境,助力山西省加快打造內陸地區對外開放新高地。”太原機場海關相關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