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末年初,小店區劉家堡村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占地面積約10畝的蝴蝶蘭種植基地內,80余種蝴蝶蘭爭奇斗艷,美不勝收。依托“千萬工程”政策,村里因地制宜建設特優農業產業園區,打造“王瓊故里·百院非遺”文化村,探索出了一條和美鄉村“農文旅融合”發展之路,叫響“中國美麗休閑鄉村”新名片。“2024年來村里的游客比上年翻了一番,村集體經濟和村民收入再創歷史新高。”村黨委書記喬武平的臉上寫滿了自豪。
近年來,我市立足省會擔當,強化率先意識,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為引領,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取得階段性成果。特別是2024年以來,我市在全省率先印發《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實施方案》,以“百村示范、雙百提升、全面整治”為抓手,大力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基礎設施提檔、公共服務完善、鄉村產業延鏈、集體經濟壯大、治理效能提升、群眾精氣神提振“七大工程”,典型引領,示范帶動,聚力打造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的太原樣板,走出了一條具有省會城市特色的產業興、鄉村美、農民富的和美鄉村建設之路。
三產融合聚動能
2024年,晉源區三家村的魚菜綜合種養項目真正做到養魚不換水,種菜不施肥,成為我市加快形成農業新質生產力的生動實踐。產業帶頭人程玉姣介紹說:“在這里,魚池與菜棚比鄰而居,養殖尾水經過濾殺菌處理實現循環利用,魚糞經合理發酵成為菜棚的底肥,從而打造出新型的生態循環農業發展模式。”目前,“魚菜混養”已成為村里推進鄉村振興的有力抓手,三家村正以此為依托,發展鄉村休閑觀光農業,拓展旅游產業鏈,推動農文旅、產學研高效發展,帶動農戶增收。
我市堅持“立足太原、加工全省、服務全國”的思路定位,做足“土特產”文章,強龍頭,延鏈條,建集群,培育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256家,其中國家級龍頭企業10家,占全省總數的五分之一。圍繞“一產往后延、二產兩頭連、三產走高端”,著力打造蔬菜、高粱、馬鈴薯、谷子、葡萄、奶業等6類農業全產業鏈。推進釀品、乳品、肉制品、主食糕品、預制菜品、果品等6個“特”“優”產業集群成勢,2024年1至11月產值達160億元,同比增長8%。
健全完善聯農帶農機制,2024年前三季度,全市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現18237元,絕對值領跑全省。開展“公用品牌全國行”“百萬鄉品進省城”系列活動,山西陳醋、陽曲小米等6個區域公用品牌和特優農產品影響力持續擴大。推出5條鄉村休閑旅游精品線路。2024年,小店區劉家堡村、晉源區稻田公園、萬柏林區玉泉山多個鄉村旅游景點“火爆”出圈,全市鄉村休閑旅游接待游客達到806萬人次,營業收入預計突破6億元,“農中有旅、以旅促農”的格局初具規模。
城鄉協同促升級
“自打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以來,咱這村變化可太大了。”婁煩縣峰嶺底村村民常志生高興地說。走進村里,滿眼是筆直干凈的街道、整潔有序的院落和描摹生動的街巷文化墻。“2024年村里又上馬了‘千萬工程’精品示范村項目,新建了民宿小院、游樂園、露營基地,村里的基礎設施和村民的收入有望再上一個新臺階。”
我市把縣域作為基本單元和重要空間,推動城鄉要素雙向流動、協同發展。聚焦村內外道路沿線、背街暗巷、庭院內外等重點區域的環境問題,推進人居環境向靚麗蝶變。目前,農村生活垃圾100%無害化處理,生活污水治理率達54.4%,農村衛生戶廁普及率達94%以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大任務”穩居全省首位。農村清潔取暖實現全覆蓋,打造杏花嶺區大窯頭村等4個農村清潔采暖典型應用場景,引領農村供熱新方向。因地制宜、梯次推進,重點建設了22個精品示范村、88個提檔升級村,打造出一批以小店區劉家堡村、萬柏林區九院新村、清徐縣楊房村等為代表的各美其美的和美鄉村。
農村教育、醫療、養老等社會事業走在全省前列,失學輟學全面實現常態化清零,標準化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覆蓋率分別達到96.1%、98.7%,縣—鄉—村區域養老服務綜合服務體系初步建立。累計建設“四好農村路”2980公里,具備條件的建制村通硬化路、通客車率達100%。重點鄉鎮、村實現5G網絡全覆蓋。
黨建引領筑根基
陽曲縣海子灣村以網格化管理“小支點”撬動基層治理“大能量”,成為我市鄉村治理的一道靚麗風景線。村黨支部書記王庭元表示,全村傾力打造“支部建在網格上、黨員深入網格中、事務處理網格內”的基層治理體系,網格員堅持新時代“楓橋經驗”,主動進家門、進院子,真正做到“每日巡、經常訪、及時記、隨手做”,以“微服務”疏通基層治理的“毛細血管”,實現農村治理“由亂到穩,由穩到治”的轉變。
我市始終堅持把鄉村治理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內容,實現黨建引領鄉村基層治理水平和服務群眾效能的“雙提升”。完成1383名村(社區)黨組織書記星級化管理。實施“鄉村振興萬人計劃”,實現“一村(社區)一名研究生”全覆蓋。
全面完成“清化收”工作,擴大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監測平臺和產權流轉交易平臺應用覆蓋面,村集體經濟收入10萬元以上村全覆蓋、“百萬元以上村”突破200個,位列全省第一。專項治理高額彩禮、大操大辦、厚葬薄養,推廣運用“網格化”“積分制”“幫代辦”“一支隊伍管執法”等有效治理方式,農村鄉風文明建設水平穩步提升。
扛牢省會擔當、強化省會作為,我市將聚焦推進鄉村建設、鄉村發展、鄉村治理三項重點任務,繼續大力實施“七大工程”,在鄉村建設上再出彩、經營模式上再創新、農民收入上再突破,舉全市之力在全省率先建成一批基礎設施完善、公共服務便捷、產業發展強勁、鄉村文化繁榮、風貌積極向上的和美鄉村,合力打造鄉村全面振興太原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