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治理既是家門口的“關鍵小事”,也是城市發展中的“民生大事”。小區治理的質量,直接關系到居民的幸福感和社會的和諧穩定。然而,生活中許多小區的物業管理不盡如人意,常常出現服務不到位、溝通不暢、公共設施維護不及時等問題。這些問題不僅影響居民的日常生活,也容易引發鄰里矛盾和不滿情緒。因此,如何加強小區治理、提升物業管理水平,成為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小區自治的溫暖樣本
2025年1月12日,太原市杏花嶺區五龍花園北區的業主們收到了一份特別的新年禮物——由小區業委會發放的年貨。這是小區業委會第二次為業主們發放年貨,米、面、奶等生活用品,讓業主們感受到了實實在在的福利。“新年新氣象,討了個好彩頭。”小區業主劉女士領到年貨后非常開心。她表示,這份年貨不僅實惠,更讓她感受到了作為小區業主的歸屬感,“雖然這些物品的價值并不高,但它讓我們感受到了小區的溫暖和關懷,也讓我們更加團結。”小區業委會副主任邢先生介紹,業委會在春節前一個月就開始籌備,通過對比選擇了物美價廉的方案。“我們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讓業主們感受到小區公共收益的價值,同時也增強大家對小區的認同感。”邢先生說,“這次發年貨經過了業主大會同意,按相關規定走了程序,在社區的監督下進行。”
五龍花園北區的實踐表明,業委會在小區自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通過合理利用小區公共收益,業委會不僅為業主提供了實實在在的福利,還增強了小區的凝聚力和歸屬感。小區還利用公共收益請書法愛好者為業主們免費題寫春聯和福字,增添了濃濃的年味。這種將公共收益用于業主福利的做法,不僅提升了業主的滿意度,也增強了小區的凝聚力。
太嘉小區、興龍苑小區、海唐居業100城小區……在太原,類似五龍花園北區的溫暖樣本還有很多。
業委會成立的艱難探索
上述小區的成功實踐,讓我們看到了小區自治的破局之道。然而,并非所有小區都能像五龍花園北區一樣順利實現業委會的有效運作,不少小區的業委會成立之路充滿了坎坷。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目前小區成立業委會困難的原因多種多樣。首先,業委會的成立往往源于業主與物業之間的矛盾。業主希望通過成立業委會來維護自身權益,但這一過程卻困難重重。物業的阻撓是業委會成立的一大障礙,許多物業對業委會的成立持抵觸態度,導致籌備工作難以順利推進。 “就怕躲過了坑,又掉進井里,還順勢養肥了某些個人和小圈子。”不少業主也擔心自己被誤導、利用,合法權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因此,成立業委會必須做好“人”的工作,推舉公益心強、有責任擔當的人進入業委會,避免形成小圈子。
其次,業委會的成立程序復雜,需要經過多個環節的審核和批準。雖然社區對業委會的成立表示支持,但程序的煩瑣使得許多小區的籌備工作一拖再拖。這種拖延不僅影響了業委會的成立,還可能導致業主與物業之間的矛盾進一步激化。“我們小區的業委會籌備工作已經進行了好幾年,但一直卡在某個環節,無法順利推進。”文興路一位小區業主王先生說,“每次我們覺得快成功了,就會遇到新的問題,真的很讓人沮喪。”王先生表示,他和許多業主都希望小區能有一個規范的業委會,但過程中的困難讓他們感到無奈。
此外,業主對業委會的成立缺乏積極性也是一個重要原因。許多業主認為,小區已有物管,基本服務已能保障,再新成立一個業委會的好處并不明顯。在沒有明確利益預期的情況下,要得到大部分業主投票擁護,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我承認小區有一些問題,但我覺得這些問題并不嚴重到需要成立一個業委會來解決。”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業主說,“我覺得成立業委會太麻煩了,而且我也不確定它能帶來多大的改變。”
解決問題的智慧鑰匙
面對業委會成立的困境,日前,山西省出臺了《物業管理委員會組建運行辦法》,為小區自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根據《辦法》,物業管理委員會負責組織業主共同決定物業管理事項,推動符合條件的物業管理區域成立業主大會、選舉產生業主委員會。
具體而言,物業管理委員會的任期一般不超過3年。如果在任期內仍未推動成立業主大會、選舉產生業主委員會,街道辦事處或鄉鎮人民政府將重新組建物業管理委員會。這一規定明確了物業管理委員會的職責和期限,為小區自治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此外,《辦法》還規定,物業管理委員會自業主大會依法選舉產生業主委員會之日起停止履行職責,并與業主委員會辦理移交手續后解散。這一機制確保了小區自治的平穩過渡,避免了因組織更替而導致的管理混亂。
“我們小區的業委會成立之路雖然坎坷,但有了政策的支持,我們看到了希望。”王先生表示,政策的出臺為小區自治提供了明確的方向和保障。通過政府、社區和業主的共同努力,小區自治有望迎來更加美好的未來。“政策的支持給了我們很大的信心。希望在政策的引導下,小區的治理能夠更加規范,業主的權益能夠得到更好的保障。”
此外,小區自治的成功不僅需要業委會的努力,還需要政府加強對小區自治的指導和支持,通過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明確各方權利和義務,為小區自治提供堅實的法律保障。社區應充分發揮橋梁和紐帶作用,協助業主開展業委會的籌備工作,提供必要的場地和資源支持。同時,社區還需加強對小區公共事務的監督,確保小區自治的公開、透明和公正。最終受益者業主更是應該積極參與小區自治,只有業主充分認識到自身權益,積極參與小區公共事務的管理,才能真正實現小區的自治。
編后
小區自治是城市社會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業委會的成立和運行為小區自治提供了有力保障。五龍花園北區的實踐為我們展示了小區自治的成果與挑戰。通過政府、社區和業主的共同努力,我們相信小區自治將迎來更加美好的未來,為城市的和諧穩定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五龍花園北區的故事只是一個開始,它讓我們看到了小區自治的希望與挑戰,也讓我們思考如何在困境中尋找破局之道。我們期待更多的小區能夠像五龍花園北區一樣,通過小區自治實現居民的幸福生活和社會的和諧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