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萬物復蘇。進入3月份,租房市場熱鬧起來。記者走訪中注意到,市內多家房屋中介公司,不時就有租客尋求房源,而線上租房平臺的瀏覽量和咨詢量也大幅攀升。不過,業內人士提醒,租房交易時,為避免發生糾紛,建議簽訂合同時要將細節備注,保護雙方的合法權益。
“當時沒有約定押金退還細節,現在惹出一堆麻煩?!笔忻裥〔苁且晃宦殘鲂氯耍蚬ぷ髯儎?,最近她要退租,可在退押金時遇上糾紛,房東以木地板上出現劃痕以及水龍頭損壞為由將押金全部扣除,她認為不合理,為此,雙方鬧翻了臉。
這幾天,作為房東的市民陳先生有點煩,剛出租出去的房子由于租房時沒有問清具體用途。結果,租戶在出租房內開展推拿、針灸等服務,引發鄰居不滿。當他提出解約時,對方卻稱合同中并未對此有約定,雙方溝通不成,陷入僵局。
那么,租房時該注意啥?合同簽訂時又該明確哪些細節?就此,記者采訪了業內人士。
“租房時容易忽略的細節,往往是糾紛產生的根源。”某連鎖房屋中介公司房產顧問吳勇告訴記者,租賃房屋時簽訂合同至關重要,并且要明確約定細節。比如,租金、押金金額及支付方式,是否包含物業費,入住前水電消耗及收費標準,漲租、轉租規定等。對模糊不清的條款,需弄清楚后再簽字。還有,合同中對維修責任的約定,應清晰界定哪些由房東負責,哪些由租客承擔。通常來說,退押金也是產生糾紛較多的環節,因合同中對于這部分內容可能約定不夠清晰。比如,對于房屋中物品磨損程度如何界定以及提前退租是否扣除押金以及扣除多少等,雙方理解不一致,因此,簽合同時需將這些備注清楚,以免日后產生糾紛。
此外,租賃房屋時,除重點關注合同簽訂外,租客在收房時務必仔細查看房屋設施,如水電、水壓、采光、通風、隔音、電器功能、門鎖、櫥柜開合以及廚房下水、衛生間排水和通風情況等,發現問題及時與房東溝通,要求維修或更換。
最后,業內人士建議,租客租房時盡量選擇正規平臺、品牌中介或長租公寓,以降低風險。遇到不合理要求或異常情況,要保持警惕,及時咨詢專業人士或向相關部門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