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確保消費者在購買和使用保險產品時能夠得到充分保護,省保險行業協會在“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到來之際發布專題,解讀“三適當”原則,幫助消費者更好地理解和選擇適合自己的保險產品,遠離投保陷阱。
“選對產品”——產品適當。金融消費者可以從產品投資方向、產品期限、產品風險等級、產品風險收益特征、產品贖回及退出條件五個方面,客觀、全面了解金融產品,認真閱讀金融產品相關文件;簽訂合同時要仔細閱讀合同條款,特別是涉及自身的權利和義務、違約責任、免責事由等條款。
“找對人員”——銷售適當。金融消費者應根據金融機構從業人員專業知識、銷售能力、誠信水平、品行狀況等方面為自身甄選更專業的銷售人員。
“自我診斷”——客戶適當。金融消費者在通過金融機構購買金融產品前,應進行風險能力測評,確定自身風險承受能力,購買與自身情況相匹配的金融產品。
省保險行業協會提醒廣大金融消費者,所處的人生階段不同,所要解決的問題和達成的目標均有所差異,因此了解“三適當”原則,才能科學理性地選擇金融產品,充分保障自身權益不受侵害。
(責編:鄢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