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多個朋友多條路,但不是每個朋友都是值得信賴的好友。“90后”小張就遇到了一件“殺熟”詐騙案,欺騙他的正是多年“好友”。日前,公安尖草坪分局通報一起以安排工作為餌實施的熟人之間的詐騙案,同時提醒大家,熟人未必是“安全牌”,利益面前更需擦亮雙眼。
事情還得從2024年說起。小張和犯罪嫌疑人小侯是多年的朋友,二人曾合伙開過一家公司,奈何經營不善倒閉。這之后,小張想找一份穩定的工作安頓下來。
找誰幫忙呢?小張第一個想到了好朋友小侯。小侯也應承下來,聲稱自己與太原市某學校有合作關系,可以幫忙給其安排工作。于是,小張在2024年1月至11月期間,陸續轉給小侯15.99萬元,用于辦理找工作事宜。
然而事實上,小侯與這所學校根本沒有合作關系。平時花錢大手大腳的他,沒有穩定的收入來源,收到朋友的錢款后,根本沒有為其聯系工作,而是用于自己的日常花銷和賭博。
在小張的多次催促下,2024年9月,小侯利用P圖技術偽造了一份用工合同,以校方名義與小張簽訂合同。按照這份合同約定,小張的工作聘用時間從當年9月開始。然而,在簽訂合同后,小張詢問何時去上班,小侯卻總是推托,讓他“再等等”。
感覺不對勁的小張去學校詢問情況,結果卻讓他大跌眼鏡,校方根本不知道有這么回事。于是,發覺被騙的小張在今年1月22日報警求助。
接警后,迎新街責任區刑警隊民警立即受案偵查。2月18日,迎新街責任區刑警隊將侯某抓獲。經查,犯罪嫌疑人侯某(27歲,太原清徐人)確實存在詐騙行為,目前查實詐騙金額共計15.99萬元。2月19日,犯罪嫌疑人侯某因涉嫌詐騙罪被尖草坪分局依法刑事拘留。
警方提醒,隨著全民反詐意識的提高,陌生人的詐騙套路往往很容易被拆穿。然而,詐騙分子卻“賊心不死”,利用熟人之間的信任實施詐騙行為。當你放下戒心的時候,就已掉入詐騙分子“殺熟”的騙局。防“殺熟”,請大家牢記這3點:
一、警惕“高回報”話術:天上不會掉餡餅,宣稱“穩賺不賠”的項目多是陷阱。
二、核實資質與合同:合伙投資需查驗對方資質,簽訂書面協議,明確權責。
三、莫因情面放松警惕:熟人作案往往利用信任心理,涉及金錢務必多方求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