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投資理財”
“警察同志,能不能幫我看看這是不是詐騙?”2月26日,晉源區居民張先生前往姚村派出所求助,值班民警劉澤田看到張先生手機上頻頻出現的“黃金”“郵寄到上?!钡葘υ捄?,立即警覺起來。
原來,張先生在某短視頻平臺看到一則投資理財的廣告,因為本人熱衷于炒股,所以立即點擊廣告中的鏈接,加入某“投資理財課程”微信群,下載了某款投資軟件。之后,投資理財課程“客服”告訴張先生,平臺給每位投資人1萬元作為初始資金用于投資,張先生起初不太相信,跟著“客服”隨便玩玩,讓他沒想到的是,只用了兩三天時間,軟件里的金額就從1萬元漲到2萬元。緊接著,“客服”告訴他,“軟件里的資金可以提現?!睆埾壬囍岈F100元,沒想到真的成功了。
“建議你將投資賺來的錢捐給公益組織,也是為社會貢獻一份力量。”在“客服”的引導下,張先生將賺來的100元錢捐給某公益組織,對方表示,如果還想繼續“投資理財”,必須提升自己的“碳排放額度”。
又是提供本金,又是做公益事業,還這么注重環保,此時的張先生已經被詐騙分子引著團團轉,對其所說的話深信不疑。
線下“郵寄黃金”
那么,如何才能提高“碳排放額度”呢?“客服”聲稱,購買黃金再郵寄至指定地址即可。于是,他立即在網上通過某寶購買70克黃金金條郵寄至上海某快遞驛站快遞柜內。然而,由于實名取件,詐騙分子無法取出張先生郵寄的黃金,要求其更改收貨地址。此時,聯想到平日里社區民警的反詐宣傳,張先生感到不對勁兒,這才來到派出所一問究竟。
民警劉澤田當即告知張先生,“這就是‘郵寄黃金’騙局,不過是打著別的旗號罷了!”聽聞此,張先生一陣慌亂,“那怎么辦?我的錢還能回來嗎?”
了解完具體情況后,劉澤田首先對張先生與“客服”的聊天記錄、軟件中的交易記錄、廣告截圖等證據進行固定與保全,并確認郵寄黃金的快遞公司、快遞單號等信息,以公安民警的身份積極對接快遞公司及網店客服,了解該快遞的寄件和收件情況等。經過民警耐心細致的溝通工作,在裝有黃金的包裹即將轉運的關鍵節點進行攔截,并安排退貨處理,成功幫助受害人挽回損失。
3月20日,受害人張先生特意將一面寫有“忠于職守為民服務”的錦旗送到派出所,感謝民警及時高效地幫他追回了損失。
民警也再次叮囑他,不要輕信網上刷單返利、網絡投資賺錢等說辭,如遇到要求使用快遞、網約車進行現金、黃金等寄送的,要立即拒絕并向警方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