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焦煤西山煤電斜溝礦,一場關于安全生產標準化的深刻變革正在上演,它如同一股強勁的春風,吹遍了礦井的每一個角落。
步入斜溝礦,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工作面上宛如鋼鐵衛士般整齊列隊的錨桿、錨索;各類牌板、反光筒如同訓練有素的士兵,整齊劃一地吊掛成線。這般整潔美觀的作業環境,讓人不禁嘖嘖稱贊,而這一切皆源于斜溝礦在安全生產標準化管理上的大刀闊斧改革與持之以恒的提升。
亮出底牌:直面問題,精準出擊
曾經,斜溝礦的紅黃牌管理制度在實施過程中遭遇了“成長的煩惱”。掘進五隊的職工向管理人員吐露心聲:“雖說被掛牌了,可大家一門心思盯著考核分數,具體啥問題反倒不咋在意。”這一幕,成為了礦領導們心中沉甸甸的石頭,也促使他們開啟了一場深入調研、優化制度的探索之旅。
以往,采煤、掘進專業是紅黃牌管理考核的“主戰場”,每月巡檢打分,平均分低于90分亮黃牌,連續兩次亮黃牌升級為紅牌。然而,如何讓考核更具指向性、及時性,真正考出水平、考出實效,持續為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注入動力?新出臺的《斜溝礦紅黃牌管理制度》驚艷亮相。
如今,考核范圍擴容,全面覆蓋通風、采煤、掘進等專業,26種黃牌、13種紅牌執行情形詳盡列出。一旦現場出現3條以上符合處罰條件、標準化滑坡嚴重的情況,黃牌立即高懸,責令限期整改,驗收合格方可摘牌,否則直接停產整頓、亮出紅牌。今年前兩個月,斜溝礦10次亮出黃牌警示,58項問題隱患在現場就被迅速“剿滅”。
曬出明牌:聚焦現場,破除“暗疾”
“把牌子掛到井下去,別讓它成了擺設!”一次隊組包保巡查時,斜溝礦黨委書記、礦長侯利強看到被賦牌的隊組僅在會議室掛著黃牌,當即提出整改要求。
在23104綜放采煤工作面的“三員兩長”牌旁,那塊醒目的黃牌仿若聚光燈,吸引著眾人目光。“從一線工人到跟班領導,誰被賦牌、為啥被賦牌,一目了然。大家的心都被這牌子‘揪’到了問題上,勁都往整改處使。”礦安標辦的曹勇強感慨道。
回想起2024年10月3日早班,掘進二隊作業時打設錨桿間排距超標,井下小分隊迅速亮出黃牌,責令當場補打幫錨桿整改。掘進二隊緊急召開隊務會深挖問題根源,制定整改措施,組織全員“回爐深造”崗位操作規程,考試合格率飆升至100%。為徹底杜絕此類問題,他們自主研發新型量尺,讓錨桿打設數據精準“入位”,有了這款“神器”加持,合規作業手到擒來。
走出好牌:全面領航,動態升級
“3月份出臺的《安全生產標準化管理制度》,就是要讓標準落地生根,融入日常點滴,不搞花架子,不玩‘一陣風’,穩穩實現動態達標。”安全管理部部長白瑞東語氣堅定。
作為賦牌管理的有力補充,斜溝礦開啟“兩輪驅動、雙翼齊飛”新模式,讓“標準”與“不標準”涇渭分明。通過精心打造高標準作業示范點,確保標準化建設無死角、全覆蓋,動態達標成為常態。就連鉆探施工點的零散工程,也被納入高標準打造范疇。
走進23106材料巷工作面,巷道成型規整如藝術品,支護線性流暢似樂章,物料碼放有序,管線吊掛齊整,精細化、標準化隨處可感可觸。18509皮帶巷開關硐室、8號煤候車硐室等區域,在標桿示范帶動下,從“局部出彩”邁向“整體卓越”,過程達標、動態達標水到渠成。
如今,漫步井下,巷道沿線管路、電纜“橫平豎直”,巷道底板一塵不染,各類管理牌板規范有序,處處散發著斜溝礦的獨特魅力,彰顯著高質量發展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