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太原新聞網 >> 特別關注

多元管理財富 不做“月光”一族

——“90后”生活新觀察之理財篇

來源:太原晚報 作者:張慧 文/攝 2025年04月08日 09:17

  劉女士購買金飾

  崔寧咨詢理財項目

  

  “現在的利率是多少,投資金條價格多少,麻煩給我介紹一下……”2025年3月27日,左女士在工商銀行府西街支行咨詢理財事宜。從客服經理口中,左女士得知近日金價雖然一直呈上升趨勢,投資的回報可能高于存款,但考慮一段時間后,她覺得還是儲蓄穩定,于是果斷將十萬元存了三年定期。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金融知識的普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關注理財,告別“月光”,邁出財富管理的第一步。與上一代人相比,年輕人理財呈現出穩健與個性并存的新趨勢。他們既注重財務安全,避免盲目跟風,又渴望通過理財實現保值增值。這種獨特的理財風格,既體現了他們對未來的理性規劃,也反映出他們對生活品質的個性化追求。

  穩健為先理性投資成主流

  “以前理財,我基本上不考慮國債,現在卻覺得挺‘香’的!”3月27日,崔寧在手機上打開自己購買的電子國債后高興地說道。

  崔寧表示,因為選對了職業賽道,這些年個人財富快速積累。2023年,她重金購買了一只建材股票,卻沒料到栽了跟頭。此后,她更青睞期限長的產品,認為提前鎖定收益更加重要。“電子國債有保障,利率比定期存款高,一年還能領一次利息,把錢放這里我很安心。”崔寧說道。

  在投資領域,強調穩健,并非崔寧一個人的想法。我市不少銀行網點工作人員介紹,3月初,有很多年輕人對國債也表現出偏愛,無論是儲蓄國債還是電子國債,都希望入手一些。在經歷了股票市場波動后,記者發現,年輕人更加注重風險控制,穩健型理財產品更受到他們的青睞。銀行理財、貨幣基金、國債等低風險產品成為他們的入門首選。同時,年輕人也特別注重學習金融知識,理性投資,避免盲目跟風。

  參加工作三年的郭珍分享了她的“存錢妙招”——“12張存單法”,即每月在銀行存入一張存期為一年的存單,從第13個月開始,取出一年前已到期存單的本金和利息,并連同當月需存入的金額繼續存入一張新的存單,以保證手頭固定有12張存單。當需要用錢時,可取出近期存入的存單,以避免損失利息。“一方面存單沒那么容易取出錢,可以促使我強制存錢;另一方面,手上握著12張存單的確很有成就感。”郭珍表示,這種方法存錢很容易“上癮”。

  個性多元投資方式花樣多

  除了傳統的理財方式,年輕人也積極探索多元化的投資渠道。基金定投、股票投資、黃金投資等逐漸進入他們的視野。此外,一些年輕人也開始嘗試數字貨幣、NFT等新興投資領域,展現出對新鮮事物的接受度和冒險精神。

  2024年畢業的小李,去年8月從父母手中拿到了多年積攢下來的十萬元壓歲錢。作為年輕一代理財愛好者,她把大部分錢都放在了余額寶和債券基金。“現在每天收益大約30元,基本能覆蓋日常飲食開銷。如果一天花的錢比利息還少,就會更開心。”小李說,自己攢錢的目標一開始是出門旅游看世界,現在則是想買套房,擁有一個自由小屋。

  除了基金定投,不少年輕人通過股票投資為“口袋增米”。隨著《哪吒之魔童鬧海》票房一路高歌猛進,相關股價隨之水漲船高。“90后”股民趙先生在正月初二觀看《哪吒之魔童鬧海》后,認為影片票房潛力巨大。春節后首個交易日,他瞅準時機,果斷入手相關行業股票,并于2月13日賣出,最終獲利6萬余元。

  說起理財,31歲的劉女士坦言自己的理財方式多樣,“股票、基金、投資金條,哪個回報率高,我就投哪個。”對于這種“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的分散投資策略,劉女士語氣中滿是得意。她提到,自己曾在前些年以每克407元的價格購入金條,如今每克已上漲300多元,雖然近日下跌,“但收益相當可觀,我很滿意。”

  留下“底牌”今后生活更從容

  采訪中,很多年輕人表示不愿意被貼上“月光族”和“消費主義”的標簽。在理財觀念和人生態度上,年輕人正在經歷一場變革。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年輕人的理財意識和技能正在增強,另一方面則是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發展為年輕人理財提供了更多便利。生活中,各類理財App、線上投資平臺層出不窮,操作簡單、門檻低,滿足了年輕人隨時隨地理財的需求。同時,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的應用,也為年輕人提供了更加個性化、智能化的理財服務。

  通過網絡,很多年輕人能夠接觸到豐富的理財知識。他們學會如何“守住自己的錢袋子”,并開啟了“用錢生錢”的實踐。在媒體行業工作的曉琴表示,社交媒體中各類自媒體會分享理財經驗。“短視頻、播客、圖解……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獲取理財知識,既不枯燥,也能學到很多東西。”

  不愿“啃老”、追求生活獨立自主,也是年輕人越來越關注理財的原因。剛畢業不久的白杰直言,自己不愿成年后仍向父母伸手要錢,希望通過理財增加收入,減輕生活負擔。“我省吃儉用把打工的錢攢起來,通過資產管理讓錢生錢,很有成就感。”他說。

  對于理財,張鑫表示是為了以后生活更加從容。“如今年輕人更加現實,為了保障自己想要的生活,需要留下‘底牌’。”張鑫說道,“有了錢才有拒絕的底氣,才能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量力而行樹立正確理財觀

  從事金融領域工作多年的米女士表示,年輕人與日俱增的投資意識,很大程度上與他們從小身處的信息環境息息相關。“他們對新鮮信息反應更敏感,也愿意嘗試,因此更容易接受形式多樣的理財渠道。”

  對于年輕人投資理財,米女士建議:首先要注意信息甄別,切忌盲目跟風;其次要端正心態,不要幻想一夜暴富,至少要有中期規劃,避免過度追求短期收益率。“年輕人需正確認識自身收入,理財資金不要超出承受范圍,這樣即使出現虧損,負面影響也能控制在可接受范圍內。”

  “要有長遠眼光,不要只看眼前收入和消費水平,要學會預判未來。”米女士強調,只有樹立正確的理財觀念,制訂合理計劃,不斷提升認知并量力而行,才能實現財富的保值增值。

(責編:張佩)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来凤县| 鹤山市| 沭阳县| 屏山县| 天全县| 苍溪县| 蒙城县| 黄大仙区| 长子县| 泰安市| 车致| 平定县| 锦屏县| 乳山市| 左权县| 平南县| 深水埗区| 黑龙江省| 皮山县| 商城县| 高尔夫| 托克逊县| 永康市| 江都市| 江门市| 浦城县| 泊头市| 海阳市| 历史| 岐山县| 安塞县| 荆州市| 于田县| 厦门市| 弥渡县| 石家庄市| 周宁县| 惠州市| 焦作市| 姜堰市| 华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