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太原新聞網 >> 特別關注

春天百花開 國潮添古韻

來源:太原晚報 作者:李濤 文/攝 2025年04月09日 09:40

  

  市民身穿漢服賞花

  高雅對花撫琴

  春日太原,百花爭艷。連日來,記者采訪發現,因花而生的熱鬧,遠不止于枝頭。有人跟著古詩詞去賞花,唯美浪漫;有人身穿漢服賞花,古韻風華;還有人在花叢中撫琴品茗,別有趣味。一系列“新玩法”,賦予了更多元的賞花方式,也給人們帶來了國潮文化的獨有體驗。

  國風雅韻

  年輕人一襲漢服,或站或坐在花叢中。花紅柳綠,裙袂飄飛,仿佛一幕華麗的“穿越”。當下,在公園、街頭,常能見到“漢服+賞花”的搭配。在旁人看來,這是漢服之美與春日景色的雙向奔赴,充滿了古風韻味。

  4月7日,和澤苑社區組織了一場賞花踏青活動,居民、網格員來到附近的游園感受春日美好。一些年輕人,特意換上了漢服,滿滿的國潮風。在花團錦簇中,漢服之美被展現得淋漓盡致。

  網格員高小梅是一名漢服愛好者,平時休息下來,常與朋友穿著漢服拍照。她覺得,春花與漢服相得益彰,再配上云肩、簪花等裝飾,能展現漢服獨特的魅力,更顯靈動優雅。今年春天,她拍了很多這樣的國風照片,非常喜歡。

  經營傳統服飾店的崔曉楠表示,春暖花開后,漢服的銷量明顯上升,購買者以年輕人居多。有人買來平時穿,也有人單純為了賞花時能拍出好看的照片。

  不難看出,鮮花朵朵開,帶來的不僅是人流量,更讓國風穿搭成為一道春日新景。

  詩意盎然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梨花風起正清明,游子尋春半出城”……古往今來,無數文人賞花詠花,對花寄托情懷。如今,許多人在賞花時,會重溫一首首經典詩詞,感受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

  4月6日,市民侯霞來到南內環街南三巷,欣賞綻放的海棠花。她拍攝了幾張美圖,發到朋友圈,并附上了一首李清照所作的《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她覺得,眼前嬌艷綻放的海棠花,讓這幾句詩詞具象化了。

  市民劉雪瑩喜歡文學,她先找到相關詩詞品讀,再去賞花,感覺更有意境。西山的桃花開了,她腦海中立刻浮現“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小區里的杏花綻放,她會想到“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她說:“讀了這些詩,更能體會到春天究竟有多美。”

  春風柔,百花開。傳統詩詞“邂逅”春日盛景,滿目詩意在枝頭盎然,給人們帶來別樣的賞花樂趣。

  撫琴品茗

  4月6日,在千峰南路135號院內,傳來一陣悅耳的古箏聲。花枝間幽香浮動,躍動的音符與春風纏綿交織,令人陶醉。

  彈奏者,是紡織街社區網格員高雅。她學習古箏20余年,仍堅持每天練習。看著小區春景,一時興起,抱著古箏下了樓。她坐在盛開的花卉旁,彈奏起了《春江花月夜》。她說:“對著花,撫琴弄弦,這種感覺妙不可言。”

  市民胡華住在一層,窗外的幾株丁香花開了,散發著幽香。他沖泡了一杯春茶,一邊賞花一邊品茗,好不愜意。有的社區,最近舉辦了手繪油紙傘、漆扇制作等花事活動,讓居民在共賞春花爛漫時,也能體會傳統人文美學的內涵。

  許多市民不止于“走馬觀花”,在盡賞繁花朵朵之余,各自用不同的“打開方式”,“解鎖”更多的春日驚喜。

(責編:張佩)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吉木乃县| 德兴市| 从江县| 阜城县| 桐梓县| 屏东县| 寿宁县| 龙游县| 阳高县| 务川| 革吉县| 攀枝花市| 青浦区| 十堰市| 灵武市| 绵竹市| 乌海市| 东至县| 宣汉县| 白沙| 寻甸| 轮台县| 孟州市| 襄樊市| 射洪县| 井冈山市| 儋州市| 共和县| 札达县| 泸水县| 德清县| 鄂温| 盐亭县| 监利县| 贡山| 西丰县| 胶州市| 南丹县| 壤塘县| 廊坊市| 五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