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古交市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開幕。會議提出,錨定轉型方向,實施“五大行動”,堅定不移向新而行、向綠而行、向效而行,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爭當資源型地區轉型發展“排頭兵”。
實施煤炭產業固本強基行動。堅持“立足煤、做強煤,延伸煤、超越煤”,推動2座煤礦產能核增、3座煤礦復工復產、2座煤礦智能化礦井建設,啟動年產150萬噸的中社礦建設,推動年產500萬噸的楊莊礦前期手續辦理,爭取原煤產量突破900萬噸。開展煤礦用地手續辦理集中攻堅,為企業長遠健康發展奠定基礎。全力推動國能太一熱電聯產項目取得實質性進展。積極推進興能電廠機組通流改造,增強電力保供能力。依托煤機裝備市場,爭取西山煤電機電廠遷入古交,打造年產值20億元的礦山機械制造檢修基地。
實施綠色能源規模壯大行動。圍繞綠色低碳轉型方向,全力推動晟風風電、粵黔風電、中核匯能風電、中石化光伏、玖方儲能等項目完工并網,新增新能源裝機規模370MW,完成抽水蓄能電站開工前準備工作,實現“風光水火儲”多能協同。持續推進非常規天然氣增儲上產,確保利用量達到2億立方米。謀劃布局“源網荷儲”示范項目,吸引新材料產業轉移落地,探索構建綠電產業園區。
實施循環產業加快布局行動。扛牢“無廢城市”試點責任,加快完成煤矸石制新型填埋材料試驗項目,構建統一收儲體系,科學布局治理點位,逐步打造年產值8億元的煤矸石利用產業鏈,同時試點推進粉煤灰填溝造地,全力打造固廢綜合利用示范基地。依托興能電廠余熱資源,謀劃實施蒸汽集中供給項目,構建招商引資優勢條件,加快科技園區“騰籠換鳥”。支持西山煤氣化公司轉型升級,盤活閑置廠區布局廢舊設備拆解加工項目,打造廢鋼資源化利用基地。
實施文旅康養提質增效行動。聚焦康養產業發展,依托汾河生態、負氧離子、醫療資源等優勢,全力推動太古里康養小鎮建設,謀劃布局高品質汾河灣康養基地,聯動打造輻射全省的生態康養目的地。聚焦文旅產業發展,以黃河一號旅游公路沿線提質增效為契機,依托紅色文化、忠義文化底蘊,深挖晉綏八分區(專署)舊址3A級景區和二龍山、狐爺山等旅游資源,放大漢道巖、角子崖、仙人坪等網紅打卡地帶動效應,支持童子川打造生態露營基地,因地制宜發展生態休閑、自然觀光、紅色研學等業態,打造省城近郊休閑旅游目的地。
實施農業產業特優發展行動。發揮萬只林麝養殖基地示范帶動作用,支持二龍寨公司、瑞祥合作社等養殖場建設,推動林麝產業規模壯大、精深加工,打造太原市級專業鎮。積極推進中藥材、華陰杏等加工項目,支持德盛全等合作社設施蔬菜建設,完成4個畜禽規模養殖場和2個生豬規模養殖場擴容增產,推動特優產業全鏈條升級。堅決穩糧保供,落實耕地“三位一體”保護制度,整治撂荒地2萬畝,加強高標準農田管護,確保糧食播種面積不少于10.67萬畝。
今年,古交市將辦好十件民生實事:一是建成古鋼文體公園,填補該市綜合性公園的空白;二是新建全民健身中心,滿足群眾高品質、多元化體育健身需求;三是實施大川河城區段蓄水工程,形成1.6公里流動水體,打造“水城交融”生態廊道;四是實施建設路、騰飛路改造工程,提升城區道路通行能力;五是建成啟用爐峪口水廠,新增日供水能力5萬噸,切實改善自來水水質;六是再建10個“口袋公園”,讓群眾出門進園、移步入景;七是高標準打造陰家溝城鄉融合標桿村,示范引領鄉村振興;八是實施農村供水保障工程和城鄉供水一體化工程,徹底解決涉及33個村(社區)的吃水問題;九是實施5個自然村通硬化路工程,改善偏遠地區群眾出行條件;十是繼續組織省市專家坐診1000場次以上,增加優質醫療供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