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爺平時身子骨很硬朗,前幾日洗澡突發腦梗,被緊急送至醫院。4月13日,萬柏林區醫療集團中心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郜曉雷提醒,春季天氣多變,早晚溫差大,中老年人洗澡要特別注意,因為浴室與外界溫差大,血管驟然收縮,可引發血壓驟升,增加腦梗風險,尤其是高血壓患者。
“除了溫差刺激因素外,水溫過高、洗澡時間過長等因素也可誘發腦梗。”郜曉雷提醒,熱水長時間沖淋頭部或頸部,可能加速血液循環,對血管狹窄者易造成血栓脫落或血管痙攣;密閉浴室通風不良時,氧氣不足易導致頭暈、胸悶,引發心腦血管意外發生;體位性低血壓久坐后突然站立洗澡,或洗澡時間過長,可能因腦部供血不足引發暈厥或腦缺血。
“中老年人洗澡有6個禁忌。”郜曉雷提示,忌水溫過高或過低,建議水溫控制在38℃至40℃(接近體溫),避免冷熱交替刺激;忌洗澡時間過長,建議不超過15分鐘,防止缺氧和疲勞;忌空腹或飽餐后洗澡,空腹易誘發低血糖,飽餐后血液集中在胃腸,均可能誘發腦供血不足;忌用力搓洗頸部,頸動脈竇位于頸部兩側,過度按壓可能觸發血壓驟降;忌密閉環境,浴室門要留縫,開排氣扇,避免缺氧;忌突然起身,洗澡后緩慢行動,防體位性低血壓。
“雖然洗澡是日常小事,但它對中老年人的身體健康有較大影響。平日可適當調整洗澡的頻率,采取必要的預防措施。”郜曉雷特別提醒,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動脈硬化或既往腦梗史的中老年人,屬于高危人群,晨起或夜間洗澡時風險較高(血壓波動大),要引起高度重視。洗澡時,若出現頭暈、視物模糊、肢體麻木等情況,要立即停止洗澡,坐下或靠墻休息,必要時呼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