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真武南路社區聯合轄區幼兒園開展航天科普活動。(《太原晚報》4月15日)
從小普及科學知識,關乎個人成長,更關乎國家未來發展。
社區聯合轄區幼兒園開展航天科普活動,讓孩子們感受科學魅力,十分必要。中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上小學時一次參觀園藝場,讓他對農業科學產生了濃厚興趣,自此一顆科學的種子在心底種下。對于個人而言,童年時期的經歷,能激發好奇心和求知欲,于未來影響深遠。當然,科學素養不僅包括科學知識的掌握,更涵蓋科學思維能力的培養。擁有良好的科學素養,在面對復雜問題時,能夠運用科學思維理性分析、深入思考,找到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第一環境。家長要將科學知識融入日常,比如在孩子提出“為什么”時,愿意耐心引導孩子一同查閱資料、動手實踐,尋找生活的答案。學校要將科學課作為“必修課”,注重孩子的實踐和體驗,用探究式的學習方法,激發孩子們的創造性。此外,要有效開發和運用科普場所、科研機構等資源,讓孩子們近距離接觸前沿科技成果。
在科學的花園里挖呀挖。科學的種子一旦種下,便承載著希望和夢想,讓我們珍視孩子的好奇心,靜待開花結果。
(責編:鄢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