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太原新聞網 >> 健康頻道

世界腫瘤日:遇癌不恐慌 科學防治是關鍵

來源:新華社 作者:央秀達珍 張子琪 2025年04月18日 09:18

  惡性腫瘤是威脅我國居民健康的主要公共衛(wèi)生問題之一。隨著醫(yī)學科技的進步,人們對腫瘤的認知在不斷提升,但仍有很多群眾“談癌色變”。4月17日是世界腫瘤日,專家表示腫瘤發(fā)病原因復雜多樣,公眾應持續(xù)提高科學防治意識,早診早治、規(guī)范診療,是控制癌癥風險最為經濟有效的健康策略。

  “我國常見的癌癥包括肺癌、乳腺癌、胃癌、肝癌、結直腸癌、食管癌、宮頸癌等,很多癌癥通過早診早治是可以治愈的。”青海紅十字醫(yī)院腫瘤科主任張寬說。

  青海省第五人民醫(yī)院黨委委員、腫瘤放療二科主任王嶸介紹,腫瘤大致可分為良性和惡性兩大類,惡性腫瘤又分為癌和肉瘤。大部分癌癥是人體細胞在外界因素長期作用下,基因損傷和改變長期積累的結果。致癌的因素也十分復雜,包括化學、物理和慢性感染等外部因素,以及遺傳、免疫、年齡、生活方式等自身因素。

  專家表示,目前可以通過三級預防進行癌癥防控,一級預防是指病因預防,即消除或減少可能導致腫瘤發(fā)生的因素,如控煙限酒、合理飲食、避免接觸致癌物質等;二級預防指早期發(fā)現(xiàn)、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通過篩查、體檢等手段發(fā)現(xiàn)腫瘤的早期病變,及時進行干預;三級預防是指通過綜合治療等手段,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延長其生存期。

  “一些群眾存在認知誤區(qū),對腫瘤盲目恐懼,也未培養(yǎng)起科學規(guī)范的健康意識,認為自己身體還好不用做相關體檢。”王嶸說,通過改善生活方式,按時體檢、早期干預等,可有效降低癌癥發(fā)病率和死亡率,公眾應持續(xù)提高對腫瘤的認知和防治意識,癌癥患者及時接受規(guī)范化診療,并定期復查,以實現(xiàn)全過程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

(責編:鄢妮)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灵山县| 土默特右旗| 博客| 桑植县| 德清县| 那曲县| 喜德县| 衡阳县| 哈巴河县| 郧西县| 托里县| 湄潭县| 淮安市| 隆子县| 成安县| 高碑店市| 潮安县| 庆元县| 盐城市| 吉木萨尔县| 溧阳市| 商水县| 崇左市| 烟台市| 蕉岭县| 西峡县| 阿拉善右旗| 天柱县| 随州市| 吉安市| 龙井市| 米林县| 海丰县| 遵义市| 赤壁市| 南部县| 弥渡县| 横山县| 读书| 中超| 简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