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惠民醫院婦科醫生表示,月經是女性健康的“晴雨表”,其變化往往反映了身體的潛在問題。許多女性發現月經量逐漸減少時,誤以為是年齡增長的正常現象,卻忽略了可能的病理因素。那么月經量減少的常見原因有哪些呢,一起來了解一下,幫助女性及時關注身體信號,科學應對健康隱患。
怎樣算月經量過少?
所謂的月經過少就是指月經量很少、月經期很短的現象。一般來說,正常女性的月經期為2-8天,月經量的正常值為20ml-80ml。如果經期的量小于5ml,連半片衛生巾都不能浸濕。甚至點滴即凈,來月經的時間僅僅只有1-2天。這樣的情況就被稱為月經過少。
為什么月經量越來越少?
正常情況下,隨著女性的年齡增大,卵泡儲備數量減少。卵子的質量就會下降,卵泡發育分泌的雌激素也就會下降。這就導致了經量過少的情況出現。所以,很多女性朋友一旦感覺自己的經量過少。
但就是因為這樣,人們往往忽略了一個事實——月經是身體的晴雨表。如果身體發生病變,也是會導致經量過少的。比較常見的病因就是子宮內膜因素和內分泌因素了。
1、內分泌因素:
比如情緒的巨大轉變、壓力大、運動過度、減肥不當、肥胖、飲食障礙等都會導致內分泌失調影響經量;
如果患有多囊卵巢綜合征、卵巢功能減退等疾病,也會對月經的情況造成影響。
2、子宮內膜因素:
多發于人工流產之后。
在人工流產手術中可能會損傷到子宮內膜,導致子宮內膜變薄,從而發生月經過少;
如果多次進行人工流產手術,可能會損傷到子宮內膜的基底層。
使子宮內膜無法再生,可能會出現閉經或者是宮腔粘連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