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市血液中心發布消息,目前我市無償獻血者及家屬血費線上報銷率達99.5%,真正做到了“讓信息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太原晚報》4月21日)
無償獻血從來不是單方面的奉獻,而是社會文明程度的雙向映照。當血費報銷之類的流程像獻血一樣輕松便捷,這一公益事業才真正完成了閉環。
無償獻血是無私奉獻、救死扶傷的崇高行為,對于公共衛生事業的巨大價值無需多言。然而,傳統獻血服務模式已難以滿足新時代的需求。中國輸血協會2022年數據顯示,我國獻血者流失率長期徘徊在35%-40%之間,其中68%的流失者提及“服務體驗欠佳”。這個數字背后,是獻血后關懷的缺位,更是服務理念與技術進步之間的斷層。譬如,過去繁瑣低效的血費報銷流程,讓許多獻血者在享受權益時體驗糟糕。如今,線上渠道的搭建,讓無償獻血者及其配偶、父母、子女僅需輕點手機,就能便捷地提交報銷材料。
從線下奔波到線上操作的巨大轉變,節省了時間與精力,更讓獻血者切實感受到了社會對他們無私奉獻的尊重,大大提升了獲得感與滿意度。
服務升級的本質是對獻血者尊嚴的守護。它讓獻血者與潛在獻血者看到,自己的付出不僅能挽救他人生命,還能在需要時得到切實的保障——“獻血有愛,減免無憂”。同時,便捷的報銷體驗也增強了獻血者的榮譽感與歸屬感,激勵他們再次奉獻愛心,并帶動身邊更多人加入無償獻血的隊伍,形成“奉獻——回報——再奉獻”的良性循環。
(責編:鄢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