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太原新聞網 >> 太原新聞

雙擁“十連冠” 輝映軍民情

來源:太原日報 2025年04月26日 06:31

本報編輯部

  汾河之畔,雙擁花開。太原是一座擁有光榮革命傳統的城市,日前被全國雙擁工作領導小組、退役軍人事務部、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授予“全國雙擁模范城”稱號,實現全國雙擁模范城“十連冠”。沉甸甸的榮譽,見證了“軍民團結一家親”的豐碩成果和源泉價值。擁軍優屬,擁政愛民,軍民守望相助,持續鞏固軍政軍民團結,“太原做法”為新時代雙擁工作提供了范式樣本。

  一

  有一種精神,叫支前。

  走進陽曲縣侯村鄉店子底村的解放太原支前紀念館,處處可以感受到支前精神鑄就的豐碑力量。

  支前精神是愛黨擁軍,將赤誠信仰融入血脈?;赝夥盘瓚鹨郏柷嗣褊x躍支前的情景歷歷在目?!白詈笠煌朊姿腿プ鲕娂Z,最后一尺布送去做軍裝,最后一件老棉襖蓋在擔架上……”他們堅信黨和軍隊是人民的依靠,用最質樸的行動,詮釋對黨的忠誠追隨。一份信念堅如磐石,穿越時空,始終與黨同心、與軍同行,在新時代雙擁共建事業中弘揚延續。

  支前精神是無私奉獻,將個人得失拋諸身后。在解放太原支前紀念館里,300余幅珍貴歷史圖片資料和百余件革命文物訴說著當年的故事。陽曲人民節衣縮食支援前線,甘愿為集體利益傾其所有。一份奉獻樸實無華,激勵太原人民在新時代新征程上砥礪前行。

  支前精神是艱苦奮斗,以堅韌意志直面困境。面對物資匱乏、環境艱險的條件,男女老少齊上陣,家家戶戶支前忙,組織運輸隊不停為前線馱運武器彈藥、糧草等物資,用汗水與熱血奠定勝利根基,用勤勞雙手開辟發展之路。一份堅韌熠熠生輝,激勵太原人民攻堅克難,推動轉型發展,在高質量發展道路上接續奮斗。

  二

  有一種合力,叫同心。

  最偉大的力量是同心合力。進入新時代,太原積極探索,大膽創新,初心不改,機制一新,軍政軍民團結不斷鞏固和發展。

  同心意味著官兵可安心。太原以實實在在的舉措彰顯對軍人軍屬和退役軍人合法權益的有力維護。轉業軍官100%安置到公務員崗位,隨調家屬實現全部對口安置,軍人子女教育優待政策也得到全面落實……真正做到讓官兵“后路”放心、“后院”安穩、“后代”無憂。

  同心意味著社會有愛心。企業積極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社會各界踴躍投身雙擁工作。作為雙擁示范街,鐘樓街50余家商戶懸掛“擁軍門店”標識,通過醫療擁軍送健康、餐飲擁軍送實惠、文創擁軍送情懷等多元方式,發揮良好示范引領作用,深入推進社會化擁軍工作。各行各業發揮自身優勢,為軍人送上特惠政策,讓軍人成為全社會尊崇的職業。

  同心意味著守護這初心。從政府主導制定政策,到社會力量積極響應參與,太原雙擁工作的內涵與外延不斷拓展。教育、醫療、稅務、科技、金融、文化、體育等領域紛紛加入,持續在解決涉及官兵切身利益的實際問題上下功夫,形成軍地合力、軍民同心的良好局面,對社會和諧穩定和精神文明建設產生了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三

  有一種文化,叫雙擁。

  當雙擁成為一種文化,滲透到城市角落,融入到市民人心,才能讓人感知一座城市的英雄風貌和紅色氣質。

  雙擁文化鏈體現在具體具象。太原以重大節日為契機,舉辦隆重紀念活動。依托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防教育基地等多元宣傳陣地,融合開展雙擁教育。通過拍攝舞劇、創作情景劇、編印書籍等藝術形式,拓寬雙擁宣傳維度。雙擁工作成為可感知、可參與的社會行動。

  雙擁文化鏈體現在日常經常。太原持續升級“113”雙擁主題公園、街道、社區宣傳陣地,利用戶外電子屏、樓宇燈光開展春節“亮屏”雙擁主題燈光秀,在地鐵2號線打造全民國防教育主題列車,雙擁文化由表及里,深度融入城市。市民在日常生活里耳濡目染雙擁文化,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雙擁文化鏈體現在心坎心間。太原堅持發展不忘擁軍、平時不忘戰時,厚植軍民魚水情懷,用心用情為部隊和官兵辦實事、辦好事,將“軍愛民、民擁軍”的樸素情感升華為社會共識,凝聚起軍民團結的強大合力,為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筑牢情感根基,讓軍政軍民團結成為城市的意志力量和精神稟賦。

  難得舉城作一慶,愛我人民愛我軍。榮獲雙擁模范城“十連冠”是高光時刻,也是嶄新起點。我們將緊緊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國防和軍隊建設全局,軍地合力,軍民同心,推動雙擁工作向更高層次、更廣領域發展,軍政軍民團結之花將在英雄城市綻放得更加絢爛奪目!

(責編:張杰)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余市| 平利县| 大渡口区| 嘉禾县| 昌吉市| 镇原县| 通道| 泉州市| 磐安县| 榕江县| 漳州市| 大埔区| 武冈市| 东港市| 泰安市| 焉耆| 枣庄市| 久治县| 濉溪县| 栾川县| 泰和县| 依安县| 元氏县| 孟连| 华阴市| 曲水县| 盐边县| 万宁市| 东山县| 屏边| 和平县| 多伦县| 聊城市| 临泽县| 巴楚县| 察哈| 镇江市| 邵阳县| 仙游县| 灵璧县| 任丘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