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太原新聞網 >> 萬花筒

太原市解放百貨大樓70年

來源:太原日報 2025年04月28日 08:12

  歲月交替,斗轉星移,沿著歷史的長河,太原市解放百貨大樓已走過了70年不平凡的歷程。在以晉商精神為榮耀的三晉商界,作為太原市具有代表性的老商業企業,通過改制轉制堅持至今并能再鑄輝煌的,當首推解放百貨大樓。經過70年的風雨兼程,解放百貨大樓已成為晉陽大地老商業的驕傲,成為幾代商業工作者心目中的楷模,成為見證我們這個城市經濟變革的縮影。如今,由解放百貨大樓創造的“解百理論”“解百精神”“解百文化”“解百經驗”和獨具特色的“解百發展模式”,已成為三晉大地的標桿與特色。

  撫今追昔,溫故知新。70年來,無論是與解放百貨大樓共同成長的企業職工,還是堅持在解放百貨大樓購物的忠實顧客,都不會忘記這個“新中國老百貨”的光榮歷史……

  一、初創時期

  1955年-1958年

  解放百貨大樓的前身是太原市百貨公司第三商店,于1955年5月1日建成開業,是新中國成立后,太原市第一批建設的國營商業零售企業。通過開展“師帶徒”“學天橋趕天橋”等活動,提高職工素質,提高服務質量,成為全省第一個服務態度“上天橋”的先進單位,被省商業廳、省總工會命名為“太原的天橋”。

  二、精彩亮相

  1958年-1965年

  1958年10月1日,太原市的城市重點建設項目解放路百貨商店(后來改為解放百貨大樓)正式開業。開業當天,共接待了兩萬多名顧客,日營業額達10萬余元,這在當時的太原市是罕見的。開業后,商店成為全省商業系統的示范店,涌現出全國商業先進工作者郭玲仙、范玲秀等模范人物,贏得了“解放大樓三件寶,陳列、衛生、服務好”的贊譽。

  三、重振雄風

  1966年-1986年

  這一時期,解放百貨大樓面對復雜的形勢、復雜的問題,上下齊心,團結奮斗,排除干擾,堅持開門營業,主動承攬業務,基本保持了正常的經營秩序。

  粉碎“四人幫”后,解放百貨大樓以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指針,拓展業務,擴大貨源,改善服務態度,提高服務質量,企業進入了新的發展時期。

  四、重大改革

  1986年-1998年

  解放百貨大樓辭退違紀職工,打破“鐵飯碗”;民主評議干部,打破“鐵交椅”;實行“聯銷計酬責任制”,打破“鐵工資”;兼并人民市場,壯大了企業競爭實力;進行“租賃承包經營責任制”“公有自營”,改革經營工作;進行股份制改革,改革體制,轉換機制,在太原市國企改革中成為改制加轉制的成功改革典型,以“改革、管理、服務好”而著稱。

  五、再鑄輝煌

  1999年-2025年

  解放百貨大樓先后推出“十分鐘退換皮鞋法”“商品不滿意退換,服務不滿意下崗”服務宣言,“百項便民措施”“免費提供開水”“價格唯一不二”,做好做久誠信服務,深入推進“極致服務”,更好服務消費者,不斷擦亮“誠信在解放,滿意在解放”的“解百名片”。

  解放百貨大樓堅持依法治店,依法辦事,到2024年制定了經營管理、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的1200余項制度,使企業管理向制度化、規范化邁進。

  解放百貨大樓成了老百貨中存在的少數中的少數、健在的少數中的少數,獨樹一幟,一枝獨秀。

  服務宣言

  尊敬的顧客朋友們:

  為了給您提供滿意的服務,我們向您鄭重宣告:服務不滿意下崗,商品不滿意退換。

  服務不滿意下崗:

  ——如果顧客對營業員服務不滿意,可投訴;經查實,當事人一次下崗十天,二次下崗二十天,三次解除勞動合同。

  ——對服務不滿意投訴屬實的顧客有獎。

  ——企業的信譽由我們創造,我們的命運由您們掌握。

  商品不滿意退換:

  ——顧客對所購商品質量不滿意可在兩個月內憑證退換。

  ——顧客對所購商品的需求發生變化,只要商品不臟、不損、不壞、不影響第二次出售,也可在三個月內憑證退換。

  ——一般情況十分鐘內一次解決,特殊情況三十分鐘內解決。

  ——商管科“退換商品服務部”為您辦理退換手續,不讓您再找第二個人,不讓您再跑第二個地方。

  我們的口號是:

  有情服務,讓您舒心;無憂退換,讓您放心。

  顧客滿意,我們高興;顧客不滿,我們改進。

  我們真誠地歡迎批評、監督和指正。

  榮譽稱號

  企業先后榮獲“全國職業道德建設先進單位”“’95全國暢銷國產商品展銷月優質服務企業”“全國打假先進單位”“全國商業信譽企業”“’95中國經營之光杯企業500強”“全國商業企業文化優秀獎”“2016年全國商業服務業顧客滿意企業”,同時獲得省市“物價計量政策法規最佳單位”“重合同守信用單位”“改革先進單位”“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消費者信得過單位”“全省百貨零售10強企業”“山西省誠信示范店”“全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示范點”“太原地區服務業50強企業”等榮譽稱號,企業的誠信事跡是全省唯一經評比、入選商務部等部門編印的《商務領域誠信文化典型案例集》的單位。

  企業 文化

  企業經濟文化——

  質量 文化

  ●質量是我們生存的基礎,職工是保證質量的基礎。

  ●千方百計消滅“假、冒、偽、劣”商品,想方設法做到貨真價實。

  ●用誠意打動顧客,用質量證明實力。

  ●以質量求生存,以質量求發展,向質量要效益。

  ●質量是通向市場的基石,是贏得顧客信賴的關鍵。

  ●加強質量意識,端正質量態度,規范質量行為,樹立質量風氣。

  ●商品質量既涉及企業的經營生命,又涉及職工的工作生命。如果一個企業因質量問題陷入困境或者破產,企業的經營生命就沒有了,那么職工的工作生命也就沒有了。

  價格 文化

  ●價格唯一不二。

  ●打擊“虛、高、欺、詐”行為,做到價要實,價格可信不懷疑。

  ●價格實在,人氣興旺;價格公道,回頭客多;價格合理,效益上升;價格可信,聲譽提高。

  ●明碼標價,明碼實價,明碼平價,明碼一價。

  經營 文化

  ●低成本高效益小庫存大銷售

  ●尋找顧客,創造顧客,尋找市場,創造市場。

  ●用心經營,銳意進取,精誠與共,只爭朝夕。

  ●定位因地制宜,品種適銷對路,認識市場形勢,了解顧客需求,營銷得力可行,與時逐利有方。

  ●企業要樹立一個基本理念

  服務比商品重要,質量比數量重要,效益比速度重要,品牌比品種重要

  ●面對新的市場態勢

  提高自身素質,正確分析市場,

  科學進行決策,多處尋找貨源,

  掌握顧客需要,服務更加精細。

  ●一流的經營者設計競爭,二流的經營者應對競爭,三流的經營者尾隨競爭。

  管理 文化

  ●效益靠管理管理出效益

  ●三分經營,七分管理

  ●嚴格管理精細化,規范管理科學化,創新管理職責化。

  ●管理的第一個功課,就是先管好自己。

  ●找方法可能成功,找借口只能失敗。

  ●嚴在防患于未然,愛須真誠到細微。

  ●要為解決問題找方法,不要為逃避問題找理由。

  ●內煉管理功,外煉公關功,深煉政治功,表練紀律功

  ●管住要揚正抑邪,管好要政通人和,理清要掌握全情,理順要人順物順。

  ●企業的基本路線

  一個中心:以經濟效益為中心

  四項原則:既要抓經營,又要抓管理;既要抓思想,又要抓政治;既要抓班子,又要抓中層;既要抓眼前,又要抓長遠。

  安全 文化

  ●專管成線,群管成網;上下結合,事故難藏。

  ●遵章是安全的先導,違章是事故的預兆。

  ●多看一眼,安全保險;多防一步,少出事故。

  ●班前講安全,腦中添根弦;班中講安全,操作不危險;班后講安全,警鐘常相伴。

  ●嚴,才能制訂出高標準嚴要求的制度;嚴,才能不折不扣按照規章制度辦事;嚴,才能及時而嚴肅處理出現的問題。

  ●短期安全靠運氣;中期安全靠管理;長期安全靠文化。

  ●既要樹立安全意識,又要學習安全知識,有意識無知識,則心有力不足;有知識無意識,則麻痹大意無安全。

  服務 文化

  ●服務不滿意下崗,商品不滿意退換。

  ●為人民服務光榮,受顧客表揚幸福。

  ●顧客的滿意,我們的希望;顧客的希望,我們的追求。

  ●主動服務,讓顧客感受真心;微笑服務,讓顧客感受溫馨;跟蹤服務,讓顧客感到放心;終點服務,讓顧客感到舒心。

  ●服務是銷售的生命

  服務態度要好服務質量要優

  服務項目要全服務數量要多

  ●態度是服務的靈魂

  態度是飯碗態度是臉面態度是廣告

  態度是店風

  ●在服務中要堅持做到三細:細節、細微、細心。

  ●經營需要有服務,管理需要有服務,服務就要懂業務,服務就要明任務,服務必須實服務,服務必須真服務,服務力爭人信服,服務力爭人佩服。

  誠信 文化

  ●誠信在“解放”,滿意在“解放”。

  ●說話唯信不欺,辦事唯實不虛,

  做人唯誠不偽,服務唯優不劣。

  質量唯真不假,價格唯一不二。

  ●10個誠信理念

  理念之一:誠信是市場經濟的通行證。理念之二:誠信是企業的生命。理念之三:信譽是企業的無形資產。理念之四:誠信是最好的競爭武器。理念之五:誠信是最好的廣告。理念之六:道德是誠信的前提。理念之七:制度是誠信的保證。理念之八:干部是誠信的旗幟。理念之九:講誠信是一種責任,一種義務。理念之十:誠信光榮,失信可恥。

  ●誠信體現企業文明誠信體現企業文化

  誠信體現企業形象誠信體現企業精神

  誠信體現企業力量誠信體現企業素質

  制度 文化

  ●規范制度,明確責任,嚴格管理,企業無憂。

  ●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執行制度不講彈性。

  ●唯發展才能生存,唯制度才能久遠。

  ●只有制度才能消除企業的管理“漏洞”。

  ●制訂制度,堅持“三性”,即全面性、可行性、適時性。

  ●執行制度,堅持“三要”,即要認真,而不馬虎;要嚴格,而不走樣;要堅決,而不動搖。

  ●落實制度,做到“三點”,即快辦快處,一視同仁,持之以恒。

  ●當領導就要推銷制度。

  創新 文化

  ●創新重在于“創”,貴在于“新”。

  ●創新決定了企業未來的競爭力。

  ●只有不斷創新,才能獲得突破的力量。

  ●創新的本領源自于進取。

  ●創新則生,守舊則亡。

  ●制度上保證創新,機制上激勵創新,意識上重視創新,行動上勇于創新。

  ●在瞬息萬變的市場競爭下,企業要想完成自己的使命,第一是創新,第二還是創新,唯有創新不息,方能發展不止。

  ●六新

  思想要新,跟上形勢需要;商品要新,跟上顧客需要;營銷要新,跟上市場需要;管理要新,跟上問題需要;政工要新,跟上思想需要;干部要新,跟上職能需要。

  ●強與新

  遇到難題想改革,面對變化思創新,

  改革企業長久強,創新企業持續新。

  師徒 文化

  ●進門靠師傅,修行在自身。

  ●師嚴徒謹,師松徒懈。

  ●為師要慈,為徒要謙,師徒合力,效益倍增。

  ●要像尊敬父母那樣尊敬師傅,因為父母給我們的是生命,而師傅給我們的則是生活的技能。

  ●一個好的師傅應做到:傳授、幫助、帶領;一個好的徒弟應做到:虛心、好學、鉆研。

  ●樹立“三年出徒”思想:樹立“三年出徒”思想,這等于是自己的第一個最起碼的標準,出徒還要為自己制訂一年或三年的新目標,不斷制訂一年或三年的目標,才能使你的一生有價值,有意義。

  企業政治文化——

  群眾 文化

  ●企業興旺在民主職工群眾是靠山

  ●職工是干部的上帝,干部應該為職工服務好,服務的口號是“由我來辦,馬上就辦,辦就辦好”。

  ●干部是職工的公仆,要全心全意,完全徹底為職工服務。

  ●以人為本是企業發展之本,要將職工視為企業的根本、主本、正本,而不是成本、資本、副本。

  ●企業關心職工利益,職工才能關心企業前途。

  信仰 文化

  ●在全體黨員中培育產生凝聚力,必須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

  ●只有黨員樹立起對科學理論的堅定信仰,職工群眾才會跟黨走。

  ●讓黨員信仰帶動職工信仰。

  ●用黨風帶民風。

  ●一個人沒有信仰,就會精神空虛,就是一具軀殼。

  ●黨員帶頭作用范圍要廣,效應要強,形式要多。

  ●我們是社會主義國家的企業,一定要堅信社會主義社會是最先進最科學的社會。

  干部 文化

  ●身要正,正則可行可止;氣要平,平則不亢不卑;智要明,明則能舍能取;心要公,公則利國利民。

  ●只有在下屬尊重你的德才時,他們才會真正尊重你的權力。

  ●干部自身要求

  樹立“四種”意識:改革意識;競爭意識;民主意識;管理意識。

  善處“四對”關系:權利與威信的關系;言論與行動的關系;自己與職工的關系;溫柔與剛強的關系。

  具備“四種”能力:政治能力領導能力經營能力管理能力

  堅持“四自”原則:自我約束自我完善自我學習自我發展

  ●干部“五四”作風

  四要講:要講政治,要講正氣,要講原則,要講認真。四要好:思想要好,工作要好,學習要好,形象要好。四嚴格:嚴格標準,嚴格要求,嚴格管理,嚴格監督。四不怕:不怕任務重,不怕要求嚴,不怕時間緊,不怕連軸轉。四不誤:風雨不誤,節假不誤,有事不誤,有病不誤。

  ●五種精神

  工作——要有勞模精神;標準——要有工匠精神;為民——要有雷鋒精神;攻堅——要有戰斗精神;克難——要有愚公精神。

  ●中層干部的“三個一”

  一支箭——工作有的放矢;一把刀——敢對難題動刀;一堵墻——負責獨當一面。

  廉政 文化

  ●力求“八要”

  思想上要警鐘常鳴;工作上要以身作則;

  生活上要艱苦奮斗;作風上要求真務實;

  紀律上要嚴格遵守;監督上要自覺求效;

  決策上要民主集中;落實上要“一把手”帶頭。

  ●堅持“四不搞”

  不搞無益的形式主義;不搞無效的教育活動;

  不搞無用的規章制度;不搞無聊的獵奇新招。

  ●有官無責官失職,有職無權職難行,

  有權無監權變腐,有監無權監無效。

  ●要有想公之公心,要有利公之公德,

  要有愛公之公情,要有為公之公志。

  ●廉政文化重在化——

  首先要化觀念,重點要化干部,關鍵要化行動,根本要化長效。

  和諧 文化

  ●沒有和諧,就沒有和氣。

  ●想問題、辦事情要從“大家”出發,多關心少排斥;多支持少挑剔;多謙讓少爭執;多溝通少誤解;多信任少猜疑;多寬容少計較。

  ●為人做事不能長“小心眼”,搞“小動作”,拉“小圈子”;不能口頭上“和”,行動上“分”,表面上“同”,實際上“異”。

  ●只有人人都重法規、守紀律、講道德,真誠守信、團結友愛、身心合一,和諧的人際關系才有良好發展的基礎。

  ●只有在和諧文化的引導下,才能創造出和諧的政治與和諧的經濟,只有用和諧文化培養出來的人,才能自覺地去創建和諧社會與和諧世界。

  ●處理好上下左右內外關系,處理好企業與顧客、供貨商、聯營者的關系。

  道德 文化

  ●職業道德建設要企業管理化

  企業管理工作要職業道德化

  ●做人要有做人的樣子——誠實守信,遵紀守法;做事要有做事的樣子——認真負責,愛崗敬業。

  ●以誠信經商為榮,以見錢忘德為恥。

  以尊重顧客為榮,以怠慢顧客為恥。

  以價格公道為榮,以虛高欺詐為恥。

  以質量可靠為榮,以假冒偽劣為恥。

  以服務滿意為榮,以顧客不滿為恥。

  以為店爭光為榮,以損害信譽為恥。

  ●職業道德百字經

  熱愛商業、忠于職守、鉆研商務、知商通市、精益求精。遵紀守法、誠實經營、信譽第一、恪守承諾、言行一致。堅持原則、公平交易、貨真價實、童叟無欺、一視同仁。文明經商、禮貌待客、主動熱情、耐心周到、便民利民。國家第一、集體第一、他人第一、克己奉公、無私奉獻。

  ●高德高調高行是上游人,中德中調中行是中游人,低德低調低行是下游人。

  學習 文化

  ●學以致用是精明人,善學善用是強干人;

  不學不用是懶惰人,只學不用是時髦人;

  學而不懂是糊涂人,用而無果是書呆人。

  ●學習力決定思維力,思維力決定創新力,

  創新力決定競爭力,競爭力決定工作力。

  ●好學樂學近乎智,厭學棄學如同癡;

  行而不知必盲干,知而不行等于欺;

  做人務必言行一,做事應當知行一;

  黨員言行須楷模,干部知行要成師;

  理論實際相聯系,知行結伴長相依;

  亦知亦行人稱贊,知行相悖受人譏。

  ●學德決定學時,學德決定學風,學德決定學力,學德決定學果。

  思想 文化

  ●不講政治的企業——

  是沒有靈魂的企業,是沒有理想的企業,

  是沒有力量的企業,是沒有前途的企業。

  ●對政治理論要信仰,否則精神空虛;

  對政治工作要熱愛,否則失去動力;

  對政工業務要精通,否則不會工作;

  對實際情況要調研,否則無的放矢。

  ●說功和做功相統一,才能達到“說的信服,做的佩服”的目的;學習與實踐相統一,才能達到“言之有理,行之有力”的目的;工作與效果相統一,才能達到“顧及效果,欲速而達”的目的。

  ●提高政治能力

  牢固樹立政治理想,是提高政治能力之魂;

  正確把握政治方向,是提高政治能力之要;

  堅定站穩政治立場,是提高政治能力之核;

  嚴格遵守政治紀律,是提高政治能力之基。

  改革 文化

  ●改革是企業的內在要求,不可等靠外力;

  改革需要具備創新精神,不可固步自封;

  改革必須結合企業實際,不可隨波逐流;

  改革務必堅持黨的政策,不可左右搖擺;

  改革應該注重統籌兼顧,不可顧此失彼;

  改革要注意質的穩定性,不可朝令夕改;

  改革必須堅持揚棄結合,不可否定一切;

  改革要樹立正確的動機,不可以改謀私;

  改革要注重實踐的效果,不可只圖虛名;

  改革必須膽大認真負責,不可只改不糾。

  ●大鍋飯,養懶漢;鐵飯碗,出笨蛋。

  市場飯,不易餐;淘汰制,難混飯。

  體制改,更觀念;機制變,換習慣。

  能力強,不愁飯;素質高,保飯碗。

  ●改革能夠促進管理,改革可以推動發展;

  管理鞏固完善改革,管理有利保障發展;

  發展需要加強管理,發展檢驗深化改革;

  相輔相成不可偏廢,統籌兼顧有機結合。

  人事 文化

  ●“五個掌握”

  掌握國家的政策法規;掌握企業的規章制度;掌握企業的人力資源;掌握職工的思想動態;掌握人事的專業知識。

  ●“三個嚴格”

  嚴格按照制度辦事;嚴格執行勞動紀律;

  嚴格處理違紀現象。

  ●協調好“四個關系”

  協調好企業與職工的關系;協調好各個部門的關系;協調好與外單位的關系;協調好內部和聘用職工的關系。

  ●培訓工作做到“五要”

  職工培訓要制度化;職工培訓要針對性;職工培訓要請進來;職工培訓要走出去;職工培訓要全面。

  ●優秀職工的五大準則:

  ⑴凡事負責任,絕不找借口;⑵凡事用心做,把顧客當朋友;⑶凡事高標準、嚴要求;⑷凡事積極主動;⑸凡事集體第一。

  ●優秀職工的五大心態

  ⑴樹立事業為重的心態;⑵樹立凡事找方法的心態;⑶樹立學習的心態;⑷樹立忠誠的心態;⑸樹立感恩的心態。

(責編:張佩)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潭县| 隆尧县| 涟源市| 民勤县| 谷城县| 舟曲县| 博野县| 东港市| 扬州市| 海原县| 平顺县| 宁陕县| 双牌县| 扶沟县| 运城市| 临安市| 东台市| 临安市| 平南县| 四子王旗| 咸阳市| 常山县| 弋阳县| 综艺| 正镶白旗| 绍兴县| 昌都县| 邵武市| 贵州省| 麟游县| 朝阳市| 鄂尔多斯市| 鲜城| 遵化市| 盘山县| 西昌市| 登封市| 台中市| 厦门市| 黄冈市| 锦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