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圖、掐絲、點藍、封層……4月29日,迎“五一”金絲琺瑯百人培訓暨非遺優秀作品展覽展示活動在太原日報社舉行,太原市工藝美術大師、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金絲琺瑯畫技藝傳承人莊秋燕現場授課,太原日報社120余名員工參加活動。
金絲琺瑯畫又名景泰藍畫。公元12世紀,掐絲琺瑯器傳入我國,后經明、清兩代發展,衍生出多種工藝。金絲琺瑯畫是在掐絲琺瑯技藝基礎上延伸而來,通過在裝飾物表層用金、銀等金屬絲線掐出不同圖案,再用純天然釉料進行點藍,最后封層處理,畫面呈現水晶清透質感,作品集文化價值、藝術價值、收藏價值于一身。該技藝在太原市第八批市級非遺代表性項目中被列為重要項目。
莊秋燕致力于金絲琺瑯畫技藝傳承和推廣十余年,作品多次參加國內外文化展覽和交流活動等,為推動技藝創新發展和擴大影響作出積極貢獻。活動中,莊秋燕介紹了技藝特點和具體制作方法,大家用金絲勾畫出輪廓,用釉沙點藍著色,每一次掐絲、每一次點藍都仿佛在與古老的琺瑯技藝隔空對話。最終,“繁花似錦”“節節高升”“平安喜樂”“柿柿如意”等一幅幅海棠花玻璃茶臺作品從指間誕生,讓大家充分感受到非遺的魅力。
(責編:田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