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太原新聞網 >> 今日聚焦

眼里有光 心里有愛 年輕人為社區注入“青春動能”

來源:太原日報 作者:李 濤 2025年05月04日 08:02

  這群年輕人,走出校園后,帶著滿腔熱愛投身基層崗位,成為社區助理。他們給基層治理注入了“青春動能”,也錘煉了自己。目前,這些社區助理任職快一年了,褪去了青澀,贏得了居民的贊許。五四青年節之際,記者來到幾個社區,與這些“00后”共同回顧在社區里的“熱辣滾燙”。

  快速成長

  24歲的曹茹云,去年7月份大學畢業,和平苑社區的一名社區助理。起初只負責一些輔助性工作,但她覺得難度不小。

  “小姑娘,組織關系咋轉,需要啥手續?”“我家孩子要辦醫保卡,啥流程?”來辦事的居民,提的問題五花八門。她像個“門外漢”,很多問題答不上來,只好尷尬地說:“我剛來。”

  網格員劉曉莉看到,主動給她拿來一摞社區手冊,叮囑她多看看。她下班后仔細閱讀,把重點記在小本子上,加強記憶。半個月下來,居民提出的問題,對她來說都“門兒清”。

  常大爺住在和平苑小區,外孫小貝讀小學4年級。媽媽在外地工作,姥爺不會輔導作業,小貝的成績總不理想。常大爺來社區辦事,隨口向曹茹云提及此事。她聽后,當天向社區書記牛亞東提出,自己可以幫忙。此后,曹茹云每天下班后,都會入戶給孩子輔導。一段時間下來,小貝的成績明顯提高。孩子的媽媽打來電話,表示由衷道謝。

  “郭爺爺,您眨眨眼,慢慢轉頭……認證成功啦!”獨居老人郭連生的家中,曹茹云舉著手機,耐心幫老人完成養老金認證。一件件小事,讓很多居民認識了這名年輕人,“小丫頭,真熱心。”

  在社區,曹茹云成長很快,得到了居民認可,也體會到了被需要、被信任的幸福。

  奔赴熱愛

  24歲的薛錦玥,玉園南社區的一名社區助理,去年8月份到崗。工作一段時間后,她對社區的概念從模糊到具體,理解更加透徹:“社區不大,卻與居民生活緊密相關。能給大家辦妥一件件身邊事,很有成就感。”

  80歲的獨居老人陳大娘,是社區重點關注對象。去年冬天,她和同事去看望陳大娘,敲門、打電話均聯系不上。大家擔心,叫來開鎖師傅,發現老人發燒臥床。送到醫院,老人轉危為安,眾人連著一周輪流照顧,買藥、熬粥、做飯,直到老人康復。這件事讓她觸動很大,更覺得這份工作有意義。

  在她的建議下,社區整合資源,成立了“一對一”為老服務隊,為獨居、空巢老人提供微幫服務。作為這支服務隊的負責人,她和志愿者們一起為老人們跑腿買菜、購藥、代交燃氣費等,暖心的舉動,贏得了居民贊許:“這幫年輕人真好,反應快,靠得住!”

  采訪中,她不止一次說:“這份工作帶來的力量與溫暖,讓我在平凡中找到了奔赴熱愛的方向。”

  收獲感動

  25歲的王錦霞,朝陽街社區的一名社區助理,主要負責社區活動的輔助工作。去年剛來時,面對一群來參加活動的老年人,她心里直“打鼓”。老人們一眼看出她的心情,鼓勵說:“丫頭,別急,咱慢慢處。”那一刻,她深受感動,很快放松下來。

  家住河南四巷小區的張大娘,退休后喜歡跳舞,和十余名老伙伴每天練習。王錦霞得知后,幫忙取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夕陽紅舞團”,還協調騰出了一間活動室。老人們很高興,逢人便夸:“社區新來的小王,善解人意,很懂咱老年人。”

  王錦霞的手機備忘錄上,寫滿了待辦事項,大部分與老年人有關:周一,陪朱大爺去體檢,提醒王奶奶醫保交費;周三,去訂個蛋糕,陪郭奶奶過生日……一件件事,帶著濃濃暖意。感動轄區老人的同時,她也收獲了長輩們的關愛。

  今年3月份,社區籌備惠民演出,她連著3天陪練,嗓子喊啞了。居民范大娘熬了川貝枇杷糖漿,囑咐她每天喝點。還有郭大娘,排練間隙,默默給王錦霞的杯子將水接滿,提醒她多喝水。

  在王錦霞看來,當青春遇見銀發,可以優雅共舞,雙向治愈。

  體現價值

  “社區的‘廣闊天地’,讓我有足夠空間把學到的知識付諸于實踐。”在23歲的段榕杰看來,來社區工作后,自身的價值正一點點體現,很有成就感。

  她在大學讀的是小學教育專業,起初覺得,在社區沒有用武之地,到西中環西社區擔任社區助理后,想法徹底改變。

  社區組織的家長課堂上,居民張女士傾訴了煩惱:孩子上小學,寫作業磨蹭,本子上涂涂改改,家長軟硬兼施,仍沒改善。段榕杰結合課堂上學到的育兒知識,給出幾點建議,叮囑家長循序引導。半個月后,張女士再次見到段榕杰,笑著道謝:“你說的辦法好,孩子變化很大,寫作業效率高多了。”

  社區書記聽說后,讓段榕杰參與家長課堂,給家長們當“參謀”。一段時間下來,居民的反饋很好,都叫她“小段老師”,很愿意找她交流。

  在社區的青少年課堂上,段榕杰同樣受歡迎。她帶著孩子們制作手工、分享好書時,會潛移默化地傳遞相關知識。由于講解方式輕松、詼諧,孩子們很喜歡聽,成了她的小“粉絲”。

  大有可為

  早晨8時,和澤苑社區剛開門,就進來不少辦事居民。“小張,幫我辦下手續吧。”“小張,小外孫剛滿月,去哪里打疫苗?”27歲的社區助理張智杰站在大伙中間,面帶笑容,耐心解答。

  去年8月份他來到社區,很快融入,和居民“打成一片”。有一次,他從網格員佟澤林口中得知,滌綸廠小區的居民邢女士有事相求。邢女士上班遠,丈夫出差,這幾天急需找人接送孩子。張智杰主動攬下這件事,連續半個月,每天準時到幼兒園接娃。他帶孩子回到社區,陪著其在活動室做游戲,直到邢女士下班。分別時,孩子用小手拉著他說:“智杰叔叔,明天還來接我嗎?”張智杰使勁點頭。

  他擅長體育,便發揮優勢,入戶教高齡老人練習防跌倒技巧,以及簡單易學的健身操。老人們夸贊:“小張教的內容,真有用。”他牽頭成立了新就業群體志愿服務隊,在旺季時幫驛站整理快遞,到街頭給快遞小哥送飲料;小區雨污分流改造期間,他主動承擔起居民意見收集工作,挨家挨戶走訪。在他看來,這些被需要的瞬間,讓“社區助理”4個字具象化了。

  “眼里有光,心里有愛,手里有活。”這是一位社區書記對社區助理的中肯評價。這些年輕人,在基層服務中盡情展現著青春、智慧和才華,用實際行動踐行著青年的使命與擔當。

(責編:田洲)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赞皇县| 林西县| 余干县| 昭觉县| 华池县| 奉新县| 莱芜市| 彭泽县| 青海省| 彭州市| 民权县| 河北省| 盘山县| 涪陵区| 临夏县| 武安市| 滦南县| 开原市| 育儿| 嘉荫县| 新绛县| 东丰县| 科尔| 都匀市| 霞浦县| 明水县| 中西区| 梧州市| 通河县| 彭山县| 突泉县| 平武县| 东乡| 霍州市| 永泰县| 巩义市| 沂水县| 鹤壁市| 瑞昌市| 龙江县| 屏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