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夢磊說,如果沒有這場疫情,自己會和這座城市的很多普通女性一樣:每日的工作按部就班,工作之余的精力都放在家庭和孩子身上……今年2月底,一例陽性病例的出現,打破了太原的平靜,也把李夢磊這樣的“戰‘疫’小白”一下子推到了疫情最前線。“當日常反復考核的‘演練’變成了實戰,當曾以為離我很遠的電影情節成為親身經歷,我才真正意識到:那些曾經仰望崇拜的白衣執甲、向險而行的逆行勇士,也都是普通人。我們并不是天生無畏,而是時刻銘記,肩上所擔負的使命和擔當。”
今年2月25日深夜,太原市中醫醫院康復二科護理負責人李夢磊接到醫院的緊急通知:第二天早5時醫院集合,去支援尖草坪區全員核酸采集工作。盡管曾經反復考核過此類操作,但毫無實戰經驗的她一下子緊張起來。“多虧曾經參加過援鄂的同事在電話里傳授了不少經驗,給我吃了一顆定心丸。”
因為怕錯過醫院電話,李夢磊一晚上抱著手機遲遲不敢入睡,腦海里一遍遍溫習著早已熟爛于心的核酸采集流程和注意事項。沒有實戰經驗,又正好遇上生理期,擔心第二天上廁所浪費一套防護服,李夢磊從凌晨1時開始,就沒再敢喝過一口水,早晨5時,李夢磊穿上紙尿褲,穿起防護服,踏上了自己的戰場。
2月26日,我市室外溫度逼近冰點。核酸采集需要一采一消手,膠皮手套下雙手早已僵冷,李夢磊忍著生理期的不適,抽空就揉搓雙手緩解麻木,同時還要和前來做核酸檢測的居民溝通、解釋。一天下來,滴水未進的嗓子聲音嘶啞,口罩擦破了鼻梁,系帶磨破了耳后,“那一刻,我才真正體會到‘抗疫’前輩們的不容易。”李夢磊感慨道。
接下來的幾天里,李夢磊和同事們相繼為尖草坪區江陽社區進行了4輪共計44390人次的核酸標本采集,迅速從最初的“戰‘疫’小白”成長為市中醫醫院核酸采集一線的中堅力量。
在對小店區封控區南坪頭村進行入戶全員核酸采集中,李夢磊和同事們一直忙到凌晨1時30分,在返程大巴上,饑腸轆轆的她顧不得打開盒飯就累到睡著了。回到醫院,已經是凌晨2時30分,早晨5時還要集合去富士康園區進行核酸采集,李夢磊就在醫院的病房里和衣而臥,3個小時后,又精神抖擻地投入了下一場戰斗。
4月中旬,清徐縣的大量陽性病例把太原推到了中風險地區的行列,從4月14日至5月5日,李夢磊先后11次被派支援清徐縣的全員核酸采集工作。在入戶采集時,為了避免防護服破損,李夢磊和同事們在腳上套了3層靴套,行走在農村土路上,每一步都要把腳刻意抬高。
除了外出采集核酸,醫院的分內工作也不能耽擱,怕影響家人,李夢磊干脆把孩子送到爺爺奶奶身邊,把家變成了自己的“單身宿舍”,最忙的時候干脆就住在醫院值班室。“那段時間,科室每位同事都和我一樣辛苦,一個人同時干好幾份工作。科里大部分醫護人員都外派參加核酸采集,科室主任白班連著夜班,為患者提供醫療保障。大家都有一個念頭,盡自己最大的努力,早日驅散這場疫病陰霾!”
兩個多月的時間里,李夢磊一直奮戰在“抗疫”一線,讓她感到欣喜的是,和她一起快速成長起來的,還有8歲的女兒。
4月3日,清明節假期的第一天,上午10時許,難得休息一天的李夢磊正忙著給女兒準備她最喜歡的油燜大蝦,又接到了醫院的緊急核酸檢測通知,要求中午11時30分必須到崗。看看廚房里才處理了一半的蝦,望一眼正在埋頭寫作業的女兒,李夢磊心底生出一絲內疚:給女兒的承諾,又得推到“下次吧”。正想怎么跟女兒開口的時候,孩子懂事地抬起頭:“媽媽,你去忙工作吧,我去奶奶家寫作業。我會乖乖聽話,作業寫好了拍照片給你發過去檢查。”說罷就自己開始收拾學習用品。“孩子曾經在作業里寫道——我希望媽媽工作不要那么忙,可以多陪陪我。”看著懂事的孩子,李夢磊愧疚之余更多的是欣慰:“為了抗擊疫情,我對孩子有很多虧欠,但我不后悔。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繼承和發揚南丁格爾精神是我畢生的信念,我希望女兒有一天能以我為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