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書,我想捐給社區,希望可以和更多人一起分享這份精神食糧。”87歲的劉秀英老人,是一名退休教師,她特意將家里的一部分圖書送到理工大社區,以充實社區“書屋”,供有需要的居民閱讀。4月7日萬柏林區消息,為了引導居民養成讀書習慣,不少社區開設了圖書室。在享受免費閱讀體驗的同時,許多居民也拿出了自家的藏書,一股“共享閱讀”的新風尚正在社區里傳遞。
“開卷有益一直是我所信奉的,我想讓更多的居民受益!”劉秀英老人找到理工大社區的網格員駱麗莎,說出了自己的心愿。老人退休前是太原理工大學的教師,家里有不少藏書,聽說社區有了圖書室,想把一部分書送給社區,讓其他居民都能讀一讀。
在老人家里,網格員幫著整理書籍,一本本登記好。這些書,都將整理歸類、上架,編入社區圖書室,方便社區居民借閱。老人說,這么多年里,自己一直堅持著健身、閱讀這兩個好習慣,從中受益頗多。所以,希望把這些書分享給更多的人,讓大家都愛上閱讀。
理工大社區工作人員介紹,社區的圖書室藏書達到4000余冊。幾乎每天一開門,就有不少居民來看書,這里已成為居民溝通交流、學習充電的好去處。而且,時常有居民送來書籍,有的一兩本,有的十幾本。大家都希望借助社區的平臺,讓周邊的人加入到讀書的行列中來,共同拿起書、閱讀書、分享書,豐富彼此的精神文化生活。今后,社區會充分利用好這些圖書,創建“學習型、書香型”社區,推動社區讀書活動的開展,提高居民的閱讀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