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 6月2日下午,在汾河景區,工人張師傅正全神貫注地駕駛著割草船清理河面上的水草。經過二十多天的全力以赴,目前已清理了漪汾橋附近大約四分之三水域的水草。

受氣溫升高等綜合因素影響,水草通常在春季進入生長旺盛期。瘋長的水草在水面形成一塊塊的草灘,阻止河水連綿流淌。這不僅不利于水中魚類的生長,還影響水質潔凈和環境美觀,也給游船的行駛帶來阻礙。適當控制水草的生長,有利于生態平衡。自5月11日起,汾河景區的張師傅便開始駕船割草,以人工干預的方式對水面進行清理。通過他的辛勤努力,該橋南至橡膠壩水域的水草已基本清理完畢。當天,他“轉戰”橋北(漪汾橋與勝利橋之間),繼續為這片美麗的水域奉獻著自己的力量。
張師傅介紹,割草船前面的切割機能深入水下1米多深,被割斷的水草向上漂浮時,會被網面傳送帶自動送至船艙。每天上下午他上船作業,跑不了一會兒,六七米長的船艙就可以裝滿水草。由于他駕駛的這臺割草船體積較大,漂浮到岸邊的水草有時無法用割草船清理。隨后,就會有其他工人駕小船用棍、網進一步配合打撈,以確保汾河的每一處都清澈透亮。
傍晚,張師傅收工下船。有散步的市民熱情與其攀談。他們邊聊邊抬眼望著汾河,一起為清理過水草的河面呈現出粼粼波光感到由衷喜悅。這一刻,汾河的美麗不僅僅是自然的恩賜,更是張師傅和每一位關注汾河、愛護汾河的人共同努力的結果。
(責編:張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