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久病床前無孝子,但晉源區人民醫院的趙紅燕用二十年如一日的堅守,孝順老人、伺候公公成了同事身邊的孝親典范,她用真實而平凡的行動,踐行著百善孝為先的中華傳統美德。趙紅燕因孝老愛親上榜“太原好人”。
1997年11月,趙紅燕的公公突然腹痛腹脹、便血不止,被送到家附近的醫院。檢查后被告知病情嚴重,輾轉幾家醫院,最后,公公被省腫瘤醫院診斷為腸多發息肉及乙狀結腸癌。
醫生的診斷,猶如晴天霹靂,驚得家人亂成一團。無奈之中,家人把目光轉向了從事護理工作的趙紅燕,希望從她這里找到解決辦法。
“大夫,請給我們安排手術。”看著不知所措的家人,趙紅燕穩住情緒,和醫生交流。
經過一系列檢查,醫生告知趙紅燕,老人體質太弱,暫不適合手術治療,只能回家保守治療。
進行食療、按摩身體、心理疏導……趙紅燕每日忙完工作,就來到老人身邊,幫助其調養身體。經過3個月的精心照顧,公公的身體狀況有了起色。1998年2月,趙紅燕聯系好醫院,為公公進行了全結腸切除手術。
住院4個月期間,趙紅燕一邊工作,一邊和丈夫輪流去醫院照顧老人,把兩歲的孩子放在家里由婆婆照顧。手術后,老人大便失禁,內褲、床單一不留神就會被糞便弄臟。作為兒媳婦,趙紅燕從不避嫌,更不怕臟,一遍一遍清理糞便,為公公清洗肛門,然后上藥。旁邊的病友看著公公,直夸老人有個好閨女。公公眼淚汪汪地說:“這是我兒媳婦,兒子娶到她,是我們全家的福氣。”
出院后,公公的體質虛弱,三天兩天難受,天天給趙紅燕打電話,趙紅燕也總是隨叫隨到。趙紅燕守著老人經常到凌晨,沒有任何怨言。3年后,公公病情稍有好轉,趙紅燕總算可以安心陪孩子了,沒料到由于長期缺乏陪伴,孩子與她早已有了陌生感。望著孩子稚嫩的臉龐,那一刻趙紅燕心情極度低落。
2003年冬天的一個深夜,公公病情突然加重,剛好丈夫在單位值夜班。趙紅燕片刻不敢耽誤,披上衣服就出門找車,敲了幾家鄰居,才找到車把公公拉去醫院。經過檢查,公公被診斷為急性腸梗阻。配合醫生輸液,治療胃腸減壓,等一切治療結束,公公不怎么難受了,趙紅燕才發現自己大冬天出來,只穿著一雙拖鞋。
一次次轉危為安,一次次將公公從死亡線上拉回。這些年,趙紅燕已不知道度過了多少個提心吊膽的夜晚。至今20余年,她把自己最年輕的時光,都獻給了這個家庭,并用愛心和孝心創造了公公的生命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