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舊小區改造是民生大事,是提升民生福祉的重大民生工程,是承載群眾安居宜居、提升居住條件和生活品質的重要載體。
“感謝你們盡職盡責為老百姓辦實事,改造后小區變了樣,大家心里都非常高興!”日前,山西五建集團第十六工程公司古交老舊小區改造項目部收到了物業公司送來的一面錦旗,這一榮譽不僅是對建設改造者辛勤付出的肯定,更是居民幸福生活提檔升級的真實體現。
古交市老舊小區四期2023年改造項目——桃園片區EPC總承包五標段由于房屋建成年代早,屋頂防水老化,外墻缺乏保溫,還有老舊小區普遍存在的停車難等問題,嚴重影響了居民群眾的生活品質和水平。為了順利推進小區改造,從根源上解決群眾生活難題,項目部積極與居民溝通,廣泛了解和傾聽居民的意見,在老舊小區改造工作中統一部署、科學謀劃、精心組織、有序推進,做到既最大程度減少擾民又保證施工安全和工程質量,補齊短板弱項,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讓曾經的“堵點痛點”成為人民群眾的“幸福支點”。
為保證小區改造工作的順利推進,古交老舊小區改造項目部懷著為業主負責的心態,同社區人員第一時間摸排走訪,摸清了小區群眾改造需求,找準了利益契合點。同時,項目部通過張貼公告、在施工現場安排專人進行疑難解答等方式,讓小區居民對施工安全、質量、進度等具體情況有了更直觀的了解。此外,該項目部還反復優化改造方案,又將停車位建設納入改造范圍,切實把老舊小區改造工程改到群眾心坎上。
相比新建小區工程,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安全管理往往更為繁瑣。縫縫補補的工程看似不如平地起高樓那般分量沉重,卻更加考驗安全管理的水平。古交老舊小區改造項目部始終堅持安全第一、質量為本的原則,在工人每天上班作業之前,項目部管理人員都會進行安全交底,安全員時刻巡查現場,促進改造工程順利施工。在施工過程中,始終秉持綠色施工理念,采取有效措施減少施工揚塵、噪音和建筑垃圾對周邊環境的影響。合理安排施工時間,盡量避免在居民休息時段進行噪音較大的施工作業。同時,加強施工現場的衛生管理,通過垃圾分類、資源回收利用等措施,實現建筑廢棄物的減量化和資源化利用,保證施工區域的環境整潔、施工有序。
目前,小區道路、墻體等已煥然一新,曾經的“憂居”舊房小區進階為如今的“宜居小區”。從“臟亂差”到人人夸,居民看到了變化、見到了成效、得到了實惠,讓幸福生活在家門口“提檔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