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以“憲法宣傳周”為契機,柳巷街道開展多角度、多形式的法治宣傳,引導轄區居民學會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努力從源頭上減少各類矛盾糾紛的發生。
柳巷街道聚焦民生需求,推動黨建與法治融合互促,提升轄區居民的幸福感、安全感和滿意度,通過法治賦能,進一步提升社區治理水平。
幾天前,校尉營社區一戶居民因為下水和熱力管道問題,與樓下商戶發生矛盾,甚至出現言語攻擊和身體沖突。網格員李彩霞知道后,當即聯系社區調解員到現場進行勸解,第一時間控制事態發展。
隨后,柳巷街道司法所專門組織調解會議,邀請雙方當事人來到調解室,由專業律師結合相關法律法規,詳細分析矛盾產生的原因,并提出公正合理的解決方案。最終,雙方達成一致意見,矛盾糾紛得以順利解決。
柳巷街道緊扣“預防、化解、穩控”三個關鍵環節,積極整合多方資源,統籌社區民警、援助律師、調解員、網格員等資源力量,為轄區矛盾糾紛化解提供了有力保障。
堅持矛盾糾紛“抓早、抓小、抓苗頭”的原則,該街道通過網格員日常入戶走訪,收集矛盾信息,建立工作臺賬,第一時間解決群眾的煩心事、揪心事、要緊事。同時,對網格內的獨居老人、困難兒童、殘疾人等特殊群體進行信息整合、篩選、分類,有針對性地為居民解決困難。
海西社區工作人員武霞通過日常走訪,了解到一戶居民家中因為贍養老人的問題,引發了子女矛盾。武霞主動聯系到老人的幾個子女,將他們召集到街道司法所進行調解。
“贍養父母是每個子女應盡的責任和義務,百善孝為先,我們應無條件地孝敬父母,善待老人。”“兄弟姐妹之間只有和睦友愛,日子才會越過越好。”調解過程中,街道司法所所長張婷婷耐心地做幾個子女的思想工作。最終,子女們達成一致意見,表示會全心全意贍養老人。
在連日來的法治宣傳中,柳巷街道司法所工作人員和社區志愿者走進柳巷商圈,“面對面”向商戶和市民宣傳法律法規相關內容。寧化府社區聯合社區民警走進轄區學校,開展“護航青春‘警’相隨”法治宣傳教育活動,把法律知識與真實案例有機結合在一起,向學生普及校園欺凌的危害、表現形式和應對方法,將法治“必修課”帶進校園,用法治力量守護青少年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