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快將我省夜間經濟規模做大、特色做精、品牌做強,助推全省經濟高質量發展,12月25日,省商務廳、省發展改革委、省教育廳、省公安廳、省財政廳等12部門聯合發布《關于打造“古韻新輝夜山西”促進夜間經濟高質量發展進一步擴消費增創業促就業的指導意見》。
根據指導意見,以打造“古韻新輝夜山西”夜間經濟品牌為目標,到2027年,基本構建規劃合理、設施完善、業態多元、管理規范的夜經濟發展格局,著力培育優化一批體現山西文化、展現山西形象的夜經濟集聚發展區域,打造一批帶動性廣、顯示度高的夜間經濟發展場景,創新一批具有示范效應、區域影響力強的夜間經濟發展模式,推廣一批特色鮮明、市場引領突出的典型案例。
場景集聚
統籌謀劃場景集聚,以省會太原為重點,沿北、中、南三線以大同、晉中、運城、晉城等城市梯次發展,把夜間經濟納入城市發展總體規劃,推動全省夜間經濟整體發展。
加強整體統籌規劃,依據區域人口分布、消費載體、位置條件、文旅優勢等因素,科學合理布局旅游觀光、演藝體驗、特色餐飲、購物娛樂等各類型夜經濟業態項目建設。鼓勵市縣改建、新建特色園區、特色藝術街區。因地制宜培育各地夜經濟集聚發展區域,打造“夜經濟+”新模式、新場景。鼓勵有條件的農村立足鄉村文化、自然生態、特色農業等資源,因地制宜創設一批生態觀光、農事體驗、鄉村美食等夜經濟體驗場景。
點亮增彩
加強城鄉夜市點亮增彩。加強對城鄉道路、景區、街區等場所的照明設施建設,開展夜間燈光造景,做好街景打造、裝飾照明、道路亮化、標識指引等,提高照明亮度和美觀度。鼓勵各市根據自身特點自主建設特色主題夜市,引導商家融入更多創意元素,打造風格多樣的夜經濟增長點。
加強街區品質環境打造。完善夜經濟集聚發展區域內市政設施供應。將夜經濟集聚發展區域納入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提高精細化、規范化、標準化管理水平。指導各市完善環衛等配套設施,配備清掃保潔工具和人員,及時清掃保潔道路,有效保障市場環境衛生,營造良好夜間消費氛圍。
拓展業態
加強拓展豐富差異化業態。鼓勵各市依托山西特殊的文化環境、地理位置、特色自然資源,積極發展自駕露營旅游、紅色旅游,大力發展特色民宿、室外露營、篝火晚會等特色活動。
推廣“晉樣”新業態,支持利用網絡直播、短視頻平臺開展線上旅游展示活動。加強文體餐商融合互動,鼓勵支持有條件的公共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體育場館延長開放時間,打造一批融合藝術展覽、文化沙龍、體育健身、輕食餐飲服務的“城市書房”“文化驛站”“體育+商業”模式。加強營造美食節煙火氣,積極策劃舉辦美食文化節,增加夜經濟“煙火氣”。招引特色餐飲“老字號”品牌與知名菜品飯店,將餐飲與文化主題體驗相結合,持續打造新的“美食體驗地標”,鼓勵景區、景點引進美食制作技藝表演或其他藝術文化展演,豐富街區可逛度與話題度。加強文化夜游夜享體驗,鼓勵設置夜間停車位。
加強培育
加強經營主體招引培養。圍繞演唱會、音樂節、美食節、藝術節等加強夜經濟推廣,加大知名品牌入駐。
持續拓展我要開辦餐飲店等“一件事”覆蓋范圍,推出更多企業準營類“一件事”,大力提升夜經濟各類經營主體準入準營便利度,加強包容監管協同服務,加強創業就業相融相促。挖掘夜經濟就業增長點,鼓勵通過發展夜間特色經營實現自主創業和靈活就業。
加強宣傳傳播數字呈現。探索利用人工智能大模型、虛擬現實(VR)全景和數字人等新技術,拓展夜間消費場景,促進沉浸式體驗消費。鼓勵各類夜經濟經營主體通過門店懸掛、戶外大屏、IP創作等方式推廣宣傳“古韻新輝夜山西”品牌口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