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農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完成8971元,同比增長8.9%,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個百分點,比計劃高2.4個百分點,絕對值長期以來高居全省首位。8月29日,市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審議了市政府關于我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扎實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情況的報告。
報告中說,我市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以建設美麗宜居鄉村為導向,以產業振興為基礎,以農村環境整治和村容村貌提升為重點,啟動“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繪制了產業興旺、鄉風文明、生態宜居的美好藍圖,開啟了美麗鄉村建設的生動實踐,取得了一定成效。
目前,特色種植業成為美麗鄉村新景觀。小店區王吳村開發種植500余畝優質早黑寶葡萄和2500畝玉露香梨,并以土地認領的形式為市民打造了“開心農場”,每畝增收6000元,成為我市城郊型都市現代農業的先行先試村。尖草坪區呼延村鼎盛花海生態觀光基地占地面積3000余畝,涵蓋千畝花海、千米生態干渠、映山湖美景等板塊,已成為我市又一花卉觀賞基地。
特色養殖業也發展到了新水平。多個特色養殖基地產業規模和發展水平居全省乃至全國前列。陽曲縣七峰山羊駝繁育基地于今年1月建起了院士工作站,養殖規模居全國首位。婁煩新青林水貂養殖規模位居全省前列,帶動6個貧困村450戶共1200名村民實現增收。婁煩孔雀小鎮是全省最大的孔雀養殖基地。
鄉村旅游成為拉動經濟增長新引擎。我市實施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精品工程,進一步提升西北部山水人文休閑帶、東西山環城綠色生態觀光帶等六條精品休閑線路建設水準,打造了“一小時車程”休閑旅游圈。推出采薇莊園、臺駘山滑世界、青草坡等一批鄉村旅游景點,成為市民休閑觀光新場所。
同時,農村面貌實現新改觀。通過重點推進一批“廁所革命”示范村,提升一批人居環境整治村,打造一批綜合型美麗宜居精品村,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治理水平顯著提升,城鄉公共資源要素逐步實現均等化,農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