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下午,記者從省扶貧辦舉行的新聞通氣會上獲悉,“10·17”全國扶貧日即將到來,今年我省扶貧日將以“盡銳出戰,決戰決勝”為主題,開展一系列活動,講好山西扶貧故事,展示山西扶貧成就,進一步激勵和動員全社會凝心聚力攻堅克難,為全省脫貧攻堅決戰決勝營造濃厚氛圍。
到2018年底,全省有41個貧困縣(20個國定貧困縣、21個省定貧困縣)脫貧摘帽,7075個貧困村脫貧,貧困人口由329萬減少到25.5萬,貧困發生率從13.6%下降到1.1%,貧困地區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3967元增長到8250元,年均增長13%,脫貧攻堅取得重大決定性成就。
今年是我省脫貧攻堅任務最艱巨、決戰決勝的關鍵一年。省委省政府圍繞剩余17個貧困縣摘帽,800個貧困村退出,22萬人口脫貧和全面完成易地扶貧搬遷任務的年度目標,緊盯攻堅深度貧困,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強化鞏固提升和風險防范兩大支撐,分類指導,統籌推進,整體提升,把各項工作往深里想、往細里做、往實里抓,脫貧攻堅保持良好態勢。上半年,貧困地區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25元,增長13.1%,高出全國4.2個百分點。
今年第四季度,我省將持續抓好產業就業,工作重心轉移到培育打基礎、利長遠的項目上來。近期新組織省市縣認定一批扶貧龍頭企業和扶貧農民專業合作社,持續推進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工作,圍繞實際入住率、基礎設施建設等情況,加大督查檢查力度,確保“搬得出、穩得住、能脫貧”。結合動態管理常態化,組織開展好脫貧人口“回頭看”“回頭幫”。抓好扶貧資金項目風險隱患大排查大清底,堅決防止爛尾工程、半拉子工程,堅決杜絕豆腐渣工程。
相關
我省脫貧攻堅有哪些特點、亮點?
近年來,我省各方合力攻堅,脫貧攻堅力度之大、規模之廣、影響之深前所未有,投入真金白銀真幫實扶,幫扶干部傾注真情實感,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辦成的大事,脫貧攻堅取得重大決定性成就,走出了有中國特色、符合山西特點的減貧之路,多項工作走在全國前列。
我省脫貧攻堅有哪些特點、亮點?取得了哪些顯著成效?山西晚報記者進行了梳理。
最大的擔當:五級書記抓扶貧
書記、省長以上率下,省市縣鄉黨政領導“雙簽”脫貧攻堅主體責任書和幫扶責任書,聯系貧困縣幫扶貧困村,省市縣三級實行專項扶貧“雙組長”制,管行業就要管扶貧,脫貧攻堅只有主角,沒有配角,責任面前向前一步。
省委組建脫貧攻堅7個督導組,劃片包市,常駐督導。
堅持一線工作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五級書記抓扶貧、全黨動員促攻堅氛圍濃厚,態勢強勁。
最大的政策:生態扶貧
厚植生態底色,做足脫貧成色,在“一個戰場上”打贏脫貧攻堅和生態治理“兩場攻堅戰”。
聯動實施退耕還林獎補、荒山綠化務工、森林管護就業、經濟林提質增效、特色林產業綜合增收“五大項目”,創新機制,廣泛吸納貧困戶參與,帶動52.3萬貧困人口增收。2017年全國林業扶貧現場推進會在呂梁市召開,國家三部委聯合發文推廣我省造林扶貧合作社做法。2018年國家林草局、國家發改委和國務院扶貧辦聯合發文推廣我省做法。呂梁市林業局2018年獲全國脫貧攻堅組織創新獎。
最大的工程:易地扶貧搬遷
以一方水土養不好一方人的3350個深度貧困自然村為重點,采取精準識別對象、新區安置配套、舊村拆除復墾、生態修復整治、產業就業保障和社區治理跟進“六環聯動”辦法,推進整村搬遷,統籌解決“人錢地房樹村穩”等七個問題,“十三五”期間建設集中安置點1502個,現已竣工1500個;計劃搬遷47.2萬人,其中貧困人口36.2萬人、同步搬遷11萬人,現在已有44.6萬人搬遷入住,入住率94.5%。其中貧困人口34.6萬、同步人口10萬人。
最大的項目:產業就業扶貧
特色產業扶貧持續推進“一村一品一主體”,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構建脫貧鏈,5633個貧困村建立起了村有脫貧產業、有帶動企業、有合作社,戶有增收項目、有技能的“五有”機制,帶動95.5萬貧困人口增收。
產業扶貧“五有”機制入選全國產業扶貧機制創新典型。
光伏扶貧投資到位、項目落地、運營維護、收益分配“四個環節”持續推進,以村級電站為重點實現國定貧困縣貧困村全覆蓋,每年收益近10億元,惠及7469個村(其中貧困村5432個)、21.8萬貧困戶,成為扶貧新業態,脫貧新支撐。
2018年獲中國能源產業扶貧政府創新獎,國務院扶貧辦劉永富主任指出“光伏扶貧從這里起步,在全國推廣”。老百姓高興地說:“太陽出來就賺錢,光伏給我好光景”。
鄉村旅游扶貧依托黃河、長城、太行三大旅游板塊,推進300個示范村建設。
電商扶貧建設46個縣級電商中心、5970個村級服務點,帶動27.4萬貧困人口增收。
培訓就業實施全民技能提升工程,累計轉移就業貧困人口32萬,呂梁山護工、天鎮保姆等特色勞務品牌市場叫好。“呂梁山護工”入選全國人社領域精準扶貧典型案例。
最大的保障:構筑多重防線
健康扶貧“三保險三救助”“雙簽約”“一站式結算”體系,貧困人口住院綜合報銷達到90%。
教育扶貧健全義務教育控輟保學機制,對各階段貧困生應助盡助。
農村低保打通雙向進入通道,全省平均4760元,最低的臨縣、興縣、石樓也達到4188元,所有貧困縣均超過3600元的省定扶貧標準指導線。44.9萬貧困人口納入低保,占農村低保對象的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