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省衛生健康委消息,2019年是我省衛生健康科研工作厚積薄發、集中收獲的一年,科研工作在優化科研環境、創新科研平臺建設、爭取科研項目三方面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2019年,我省為科研工作者營造了良好寬松的外部研究環境,賦予科研機構和科研人員更大自主權,優化省級項目申報流程,一改過去的一年一次定期申報為全年不限時常態化申報。也就是說,研究者一旦有醞釀成熟的項目即可通過信息平臺立即申報。2019年是我省醫學科研平臺發展速度最快的一年。省人民醫院腎內科和山醫大一院精神科兩個專科分別獲準建設省級重點實驗室,使我省臨床醫學重點實驗室數量增加到了6家。我省首次啟動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建設工作,設立省級臨床醫學研究中心6個,省級臨床醫學研究培育中心15個。
同時,我省醫學科研項目立項工作取得突破,山醫大一院獲批國家科技新藥創制重大專項立項,該項目對推動全省醫藥行業研究成果轉化具有示范引領作用。2019年,我省獲批國家自然基金31項,獲得經費1330萬元,比去年同期立項數增加34.78%,經費增加57.96%,提名年度省科技進步獎64項,提名數量在全省各提名單位中排第二位。下一步,我省衛生健康科研工作將繼續按照“136”興醫工程、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工作、“1331”工程總體部署要求,通過與科技、教育行政部門,華中科大等有關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協作機制,通過幫扶共建、醫科協同、醫教協同、醫工結合等方式,持續推進重點實驗室、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和山西醫學科學院等科研平臺建設,打造好衛生健康科研創新生態;鼓勵有針對性和前瞻性的創新研究,瞄準干細胞治療、體細胞治療、人工智能、數字區塊鏈等前沿技術和研究熱點,科學規劃精準施策,力爭使衛生健康科研工作在全省轉型綜改工作中有所突破、有所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