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位于太榆路的太原緋云汽車貿易公司的汽車專賣店內,老板崔博連連感嘆:做這行十幾年了,從來沒有想過不用抵押、只靠信用就能從銀行貸這么大一筆錢回來!
崔博從事汽車經營銷售已有16年,今年由于疫情影響,銷量大幅下滑,資金鏈快要斷了,專賣店面臨隨時關門停業。山窮水盡時,讓崔博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工商銀行工作人員主動登門,向他推介了最新的“稅務貸”產品,讓企業絕處逢生。
“目前工商銀行大力推廣的這款快貸業務,低門檻、純信用、無抵押。”中國工商銀行太原分行副行長趙振國說,以前銀行和企業溝通,除了要看其征信記錄外,還需要有效的資產作抵押,或者是核心企業提供擔保等措施,銀行才能放心地放貸。現在市政府推出“三大平臺”,銀行和企業都放心了。
搭建綜合金融服務平臺、地方企業征信系統、金融創新服務中心三大基礎平臺為架構的金融服務體系,利用企業信用信息,形成金融畫像,為企業融資提供征信服務,讓銀行和企業都放心,正是我市在金融服務上著力解決的“堵點”和“痛點”。
市金融辦副主任李麗介紹,為了創優“獲得信貸”營商環境,我市出臺《太原市優化營商環境獲得信貸便利化改革行動計劃》,大力提升信用信息深度指數,擴大征信機構覆蓋面。不僅要改變銀行不敢貸、不愿貸的局面,還要強力推動各個金融機構解決審批慢、手續繁雜等問題。
“我只提供身份證、戶口本、營業執照和經營流水,4天就拿到了貸款。”在我市經營一家美發公司的小微企業主劉麗紅剛剛辦理了一筆貸款,她高興地說,完全沒有想到手續這么簡單,速度這么快。中國銀行山西分行普惠事業部專業審批人郎曼介紹,原來他們報一戶授信項目大概需要26項資料,簡化后只需14項,而且并行運行,以前一個授信客戶從客戶經理接觸企業到審批完成需要半個月,現在基本就是三四天時間。
據了解,為使企業獲得信貸便利快捷,我市抓緊線上金融綜合服務平臺和線下金融綜合服務大廳建設,搭建24小時“不落幕”融資對接會,集聚銀行、證券、保險及小額貸款、融資擔保等金融資源,開設不動產抵押登記及車輛抵押登記窗口,接入稅務自助查詢系統和人行征信自助查詢系統,引入公證、律所等中介服務,為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提供全鏈條、閉環式、一站式融資服務,破解“首貸”“續貸”難題。各個銀行也隨之制定舉措,跟進服務。
“搭起架子,鋪開攤子,探索路子,做出樣子”。服務實體經濟,支持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發展,穩住就業基本盤,是我市金融工作的主要任務。在各項措施的強力推動下,各大金融機構主動調整信貸結構,持續優化業務流程,加大產品創新力度,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為優化營商環境、信貸便利化闖出一片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