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暖
就在十幾天前,太重生產的WK-35礦用挖掘機在陜西某露天煤礦正式投運。
全方位無死角滿足駕駛員盲區監視;智能識別誤入工作區域車、人、物并可聲光報警;實時監測、控制鏟斗位置,確保其在系統預設的最優區域內運行;專家庫可以顯示3000余條報警與故障,并包含故障代碼、產生原因、故障解決辦法……
作為太重的核心產品之一,次為陜西用戶提供的WK— 35挖掘機在整機設計、制造等各個環節全部實現智能化升級。
既要效益更要質量,不僅僅是太重這個老牌裝備制造企業的選擇……
從去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襲,到去年末全市經濟穩定復蘇。太原,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工業“提速”:投資同比增長17.7%
2020年5月11日,全市普通中學全面復課,伴隨著生產生活有序恢復,全市經濟社會運行步入正軌。
去年上半年,全市工業投資同比增長17.7%,工業投資速度、質量全面提升。
這樣的勢頭一直延續至去年底。去年前三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0.7%,實現由負轉正,工業投資同比增長兩成多,其中,采礦業、制造業的投資分別增長五成多、近三成。
到11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2.5%,連續7個月當月實現正增長。裝備制造、新材料、電子設備制造、綠色能源等產業,發揮新動能作用,成為拉動全市工業穩定增長的主要力量。
GDP“轉正”:三季度末實現2909.6億元
不僅僅是工業,去年第三季度末,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2909.6億元,增長0.1%,地區生產總值實現由負轉正,市場活力動力增強,經濟發展保持穩定向好態勢。
“經過幾個月的攻關,我們長城AI人工智能研究院團隊已開發出產品缺陷檢測、目標識別、人體姿態識別等核心算法。”12月22日,長城電氣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光華高興地表示,2020年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92.3%。
新基建“崛起”:5G網絡進入全國第一方陣
說到基礎設施建設,我市今年在新基建上也不斷發力。
據市工信局最新統計,2020年,我市5G網絡建設進入全國第一方陣,目前已累計開通5G基站4293座,5G終端用戶達95萬。新基建的崛起,為我市持續探索人工智能、5G、工業互聯網的深度融合奠定了基礎。
隨著數字化、網絡化向智能化加速躍升,加快建設5G+工業互聯網發展的“太原高地”,無疑將為我市產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賦予巨大能量。